閃電評論|數智文博,齊魯風華:奏響“文化+科技”的時代交響
當傳統文化遇上前沿科技,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在5月22日至26日盛大啓幕的第二十一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以下簡稱“文博會”),山東展區給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答案。近百家企業、2000餘種參展產品,全景式展示文化科技融合創新成果,讓觀衆沉浸式感受“文化+科技”帶來的獨特魅力,成功掀起一股“好客山東”的創新浪潮。
“數智文博 化成天下”,既是展區主題,更是齊魯大地在新時代文化征程中的豪邁宣言。山東,素以深厚的文化底蘊著稱。從孔孟之鄉到齊風魯韻,從黃河大集到海洋大集,山東的文化脈絡貫穿今古,源遠流長。如今,文博會山東展區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生活化、泛在化爲引領,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激情融合,展現出山東文化產業的無限潛力與蓬勃生機。
步入山東展區,“硬核”科技力量撲面而來。青島東方影都將國際一流大片的攝影棚搬到現場,展示“中國科幻大片的搖籃”實力,還設置“虛擬影棚”,讓觀衆親身體驗電影拍攝,過一把“主角癮”;歌爾丹拿帶來沉浸式個人娛樂座艙XEO POD,青島雷神科技展示AI眼鏡AR輕享版,引領觀衆洞見未來生活;“智慧魔鏡”現場坐診秒開“藥方”,以“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爲內核,通過AI圖像識別、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實現體質快速辨識,併爲不同體質定製專屬養生方案;研製出全球首臺能做咖啡拉花機器人的遨博,此次帶着新品超V熱療機器人亮相,化身機械按摩師,用數字化手段提供定製化方案……從影視製作到日常生活,山東在“文化+科技”領域的探索與成就,彰顯出超羣實力。
科技不僅爲文化產業注入新活力,還讓傳統文化“活”起來、“潮”起來。“定陶王陵沉浸式考古時空傳送門”把考古現場搬到展館,藉助VR、XR、MR等數字技術,觀衆戴上設備就能親臨考古現場,感受歷史的厚重與神秘,實現跨越時空與古人“對話”;山東省圖書館90後古籍修復師現場展示古籍修復裡的“科技與狠活兒”,傳統技藝與現代科技結合,讓古老的古籍修復煥發出新魅力;還有AI技術讓《簪花仕女圖》中 6位唐代美人的服飾、妝容全三維還原,在8.5米的數字大屏上 “復活”,再現古畫賞花戲犬名場面,彷彿帶領觀衆穿越回唐朝。這些數字化展示和互動體驗,打破了傳統文化與大衆之間的隔閡,讓傳統文化以更生動、更有趣的方式觸達觀衆。
在文旅融合方面,山東展區同樣亮點十足。全國首個由省級政府主導、鐵旅融合的“好客山東・齊魯1號”旅遊列車開進展區,將齊魯文化元素及山東16市地域特色融入車廂主題設計,觀衆登上這列定製版“齊魯1號”,就能穿越時空,開啓一場“可感知、可互動、可體驗”的山東行。列車行進間,可體驗歌爾創客《海岱華章》MR大空間、《聊齋降妖師》VR遊戲體驗等項目,“車廂”內文創市集還有琳琅滿目的山東新文創、新非遺好物,爲遊客打造全方位文旅消費新場景。通過還原列車場景細節,讓觀衆彷彿置身於齊魯大地的壯美山河之間,領略獨特的齊魯風情,開啓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之旅。這不僅是文旅融合的新嘗試,更是山東以文化賦能旅遊、以旅遊傳播文化的生動實踐。
深圳文博會是展示文化產業發展成果的重要平臺,山東展區的精彩呈現,不僅是一次文化與科技融合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對“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的有力推介。山東藉助數字創意體驗、山東新手造體驗等豐富活動,以及營銷訂貨、展演體驗等60餘場促交易活動,讓世界看到山東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態勢和創新活力,讓更多“文化+科技”的好品、好物走向全國、走向世界,講好新時代的山東故事。(文/張恆)
閃電評論,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