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獲特斯拉千億大單 全球代工格局生變
中經記者 吳清 北京報道
7月28日消息,三星與特斯拉達成16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4億元)芯片代工協議,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隨後確認了與三星合作的細節,不僅強調“將親自參與提升生產效率”,還指出“這還只是最低金額”。
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合同期限從2024年7月26日開始,將持續至2033年12月31日。合同金額相當於三星電子2024年全年營收300.9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56萬億元)的7.6%。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目前全球的晶圓代工市場,呈現出臺積電領跑、羣雄逐鹿的格局。臺積電獨佔全球六成以上份額,三星、英特爾等科技巨頭緊隨其後,來自中國的中芯國際、華虹等近年來進步迅速,市場份額逐步增長。
業內人士認爲,這份持續至2033年年底的大單,不僅標誌着三星在激烈的代工競爭中取得重要突破,也爲三星提供了在AI芯片製造領域重新證明自己的重要機會。加上英特爾同時發力18A和14A的先進製程,中芯國際這些國內巨頭也在加速追趕,未來全球晶圓代工格局會生變。不過受限於先進製程的良率和供應鏈產能,三星能否完成訂單存在不確定性。
三星獲大單背後
三星電子在提交給監管機構的一份文件中稱,其於7月28日獲得價值22.8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184億元)的芯片製造合同,但未透露具體客戶名稱。而據知情人士透露,客戶正是與三星代工部門有業務往來的特斯拉,合同期限則從2024年7月26日開始,將持續至2033年12月31日。
隨後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連續發帖稱:“三星在得克薩斯州新建的巨型工廠將專門用於生產特斯拉的下一代AI6芯片。其戰略重要性毋庸置疑。”間接確認了相關消息。
馬斯克還稱,“三星已經同意讓特斯拉協助最大限度地提高製造效率。這是一個關鍵時刻,我會親自督促,加快進度。而且晶圓廠離我家不遠,很方便。”
在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看來,與三星的合作爲特斯拉和馬斯克創造了很好的機會,能以極低的成本實際參與晶圓代工業務,而臺積電是不可能接受這種要求的。合作不僅能提升芯片設計的能力,還因爲更熟悉製造技術訣竅,未來也有助於提高特斯拉對晶圓廠的議價能力。
不過,郭明錤也表示,AI6芯片目前預計將在2027年量產,採用三星的2納米(SF2)先進製程工藝。但SF2目前的良率爲40%~45%,低於臺積電N2的70%以上,以及英特爾18A的50%~55%。爲此,三星是否能順利按期量產AI6仍難以預測。
特斯拉一直致力於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而芯片則是實現自動駕駛的核心關鍵。目前,三星負責生產特斯拉的AI4芯片,該芯片爲其FSD駕駛輔助系統提供支持;而臺積電則計劃生產AI5芯片。SK證券分析師Lee Dong-ju預計AI6芯片將於2027年或2028年投產,但特斯拉此前曾多次未能實現目標。
全球代工市場格局嬗變
業內人士認爲,特斯拉這份長期供貨協議有望提振三星虧損的代工業務。最新財報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銷售額同比下降0.09%;營業利潤同比下降55.94%,不及此前的市場預期。晶圓代工部門被認爲是三星電子業績欠佳的主要原因。
Kiwoom證券分析師Pak Yuak表示,這筆交易將有助於減少三星晶圓代工業務的虧損。
記者注意到,自相關消息公佈以來,三星股價已上漲9%,使其7月份的整體股價漲幅超過20%,並有望創下四年多來的最佳單月表現。
“三星獲得訂單利好但先進製程產品良率受限,且未來供應鏈產能可能吃緊,能否完成鉅額訂單還存在一些不確定性。”一位半導體產業觀察者對記者表示。
郭明錤則認爲,如果AI6的生產不如預期,對特斯拉而言最壞的情況就是將訂單轉回臺積電,並承受AI6延期所帶來的影響。而對三星來說,反正目前的狀況不佳,不妨一試。因此,這樣的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是風險可控的,而一旦成功,雙方都將顯著受益。
目前,在全球代工市場格局方面,臺積電在先進節點方面優勢明顯,獨佔六成以上份額,三星和英特爾緊隨其後。與此同時,聯電、格芯和中芯國際在其他節點表現強勁。
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顯示,在代工業務方面,三星是全球第二大代工廠商,僅次於臺積電,但其僅佔據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的8%,大幅落後於臺積電67%的市場份額。同時,國內的中芯國際正迅速追趕三星,市場份額已攀升至6%,並持續增長。
瑞聯銀行新加坡分行董事總經理凌偉成指出,“三星的晶圓代工業務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且面臨產能利用率不足的問題,特斯拉的業務或許還能幫助他們吸引其他客戶。”
7月28日,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報告,2025年全球純半導體晶圓代工行業收入將達到1650億美元,同比增長17%,在2021~2025年期間,該行業複合年增長率爲12%。這一增長主要得益於先進製程節點的推動。其中,3納米節點收入預計同比增長超600%,達到300億美元。
報告指出,高端智能手機、AI PC解決方案以及AI ASIC、GPU和高性能計算(HPC)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是推動先進製程收入增長的主要因素。上述半導體產業觀察人士表示:“首先,巨頭們出於供應鏈多元化考量,下單其他代工企業,可能從臺積電手裡分走部分訂單,特斯拉下單三星就是例證;其次,代工巨頭們都在加大投入,英特爾在發力先進製程,中芯國際加緊追趕,推進高端定製業務;最後,未來AI的大規模應用落地會推動先進製程收入增長,所有的這些都會引發新的市場格局變動。”(編輯:張靖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翟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