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格局變遷下,生物醫學研究邁入新時代

環太平洋地區國家人口迅速老齡化,正促使該地區高校重新調整教學方向與受衆羣體,並將公共衛生、診斷技術及治療方案研發列爲重點研究領域。然而這些重大轉型正面臨着科研經費不確定性的嚴峻挑戰。

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上月舉行的環太平洋大學聯盟年會上,洛杉磯加州大學校長鬍里奧·弗倫克向與會高校領導者表示,大家正面臨"高等教育有史以來最嚴峻的挑戰"。這場以"劇變世界中的人類長壽"爲主題的會議於6月22日至24日召開,彙集了來自亞太、北美和拉丁美洲46所高校的28位校長及110名代表,多位發言人都表達了相同觀點。

曾擔任墨西哥衛生部長的弗倫克指出:"當前受到挑戰的,是二戰後聯邦政府與大學之間締結的研究契約體系——包括科研開展方式以及基礎研究向技術創新的轉化機制。"

環太平洋大學聯盟首席執行官托馬斯·施耐德強調,在美國聯邦科研經費削減引發資金危機的背景下,慈善捐助與企業合作已成爲迫在眉睫的新範式。這一削減舉措產生的漣漪效應已波及全球,不僅削弱國際科研合作,更使遠超美國本土的研究進展陷入遲滯。

多位大學校長坦言,必須探索科研資助的新路徑。弗倫克提出:"在生物技術等科研與創新領域,我們需要建立新型資助模式——讓大學、私人投資者和慈善家在研發更早期階段介入,共同承擔基礎研究固有的高風險。"但他同時強調,加強跨境協作以降低對單一資助體系的依賴至關重要。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校長普拉迪普·科斯拉指出:"在人口結構劇變、技術加速迭代和全球局勢動盪的時代,高等教育正經歷角色重塑。當高等教育體系面臨重大轉型(尤其在美國),我們的集體智慧比任何時候都珍貴,這將強化我們對建設響應迅速、適應力強、面向未來的高等教育的共同承諾。"

科斯拉特別強調:"環太平洋地區的高校需要以無畏的領導力和大膽的協作精神應對挑戰。"該校科研創新副校長科琳·皮克-阿薩補充道:"在國際關係日趨分化的當下,全球夥伴關係對推動創新、攻克世界性複雜難題的研究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爲關鍵。"

跨境跨學科合作勢在必行

本次會議指出,老齡化與長壽等議題(即會議主題)需要跨境與跨學科的合作方式——包括高等教育在應對老齡化社會中的角色、社會經濟政策制定,以及動員高校領導者和學者共同確保解決方案的可持續性、韌性與公平性。

厄瓜多爾聖弗朗西斯科基多大學校長迭戈·基羅加強調:"我們必須整合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學科以及跨校跨領域合作,讓老年人不再感到生存是一種懲罰。"香港大學賽馬會老年學中心(SPCoA)正是此類機構的典範,它通過多學科協作推進老年人心理與社會支持研究,提升60歲以上人羣的生活質量。

港大校長張翔介紹,該中心旨在培養未來工程師、醫生、社會工作者等專業人員理解老年羣體,協助構建社會"安全網"。他補充道:"中心匯聚法學、人文、理工科學生,從年輕一代視角探討老齡化問題的解決方案。"這種跨學科研究也被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學校長喬伊·約翰遜歸爲"健康的社會決定因素"範疇。

以加拿大原住民貧困問題爲例,約翰遜闡明經濟能力如何支撐健康的社會基礎:"充足營養和穩定收入缺一不可。"該校老年學學院正與市政府合作規劃適老化城市設計。

政策聯動機制

然而,老年人生活質量討論無法脫離政治與國家政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校長何德華教授透露,該國從40歲起就啓動疾病篩查。他在會前受訪時表示,南理工工程學院正在開發一款AI健身遊戲——玩家通過騎行固定自行車捕捉虛擬動物,該遊戲可提升決策、定向、導航與運動能力,有助於延緩帕金森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

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對外事務副校長樸成敏介紹,該國每三年一次的全民體檢不僅惠及個人,更爲公共衛生研究提供海量政府開放數據。

健康老齡化的科學定義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兒科教授兼計算機工程客座教授羅布·奈特指出,探究非健康老齡化成因需要"極其複雜"的跨學科方法。他領導的微生物組創新中心研究發現:雖然人類基因組99.99%相同,但腸道微生物基因卻存在顯著個體差異。這些基因與心臟病、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症甚至ADHD行爲密切相關。動物模型證實,通過調控微生物組可誘發或治癒克羅恩病、多發性硬化症等疾病。"想象一下,如果我們能掌控這個過程(微生物組變化),讓人體微生物基因終身保持健康..."奈特說道。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盧煜明則聚焦生物技術與健康老齡化的交叉領域,重點研究死亡細胞釋放的DNA對血液的影響——已知至少一種新型癌症由此類遊離DNA引發。他介紹團隊已開發出可定位多種癌症的商業化檢測技術,目前正探索微生物組與其他癌症、認知功能及炎症疾病的關聯。

骨骼肌肉系統研究

盧煜明同時強調了骨骼肌肉系統研究:隨年齡增長,該系統功能衰退將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港中大團隊正在探索組織再生技術,研發更優藥物與假體。"美國俄勒岡大學校長約翰·卡爾·舒爾茨介紹了微型傳感器研究:植入大鼠體內的設備證實,抗阻訓練能顯著改善股骨損傷。這些實驗數據爲骨骼力學特性研究提供窗口,未來或可幫助醫生定製個性化康復方案。

新型科研資助模式

在當前科研經費緊縮環境下,資金問題成爲這類複雜跨學科研究的首要挑戰。基羅加校長總結道:"美國國際開發署、國立衛生研究院等機構的預算削減影響全球。這迫使我們必須加強與企業和風投的合作,但在知識產權分配等挑戰面前仍需保持警惕。"

奈特教授以微生物組作喻:"科學同理——我們永遠不是孤島。當下對科研資助、監管與轉化的選擇,將決定人類共同的壽命與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