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讀過關 600億助災後重建

立法院會15日三讀通過「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經費上限提升至600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災後重建特別條例內容

立法院會15日三讀通過「丹娜絲颱風及七二八豪雨災後復原重建特別條例」,經費上限提升至600億元,重建項目主要包括農業設施、電力系統、電信電視系統、水與瓦斯燃氣設施等九項。

此前立法院長韓國瑜主持黨團協商,朝野針對條例名稱、範圍表述方式、金額、施行期限等反覆討論達成共識。行政院之前版本經費上限設定爲560億元,經協商後提升。

據三讀條例,經費上限爲600億元,得視情勢變化擬訂相關計劃,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地方執行機關所需經費,中央政府得覈實給予補助。

至於重建項目方面,共有九大項,包括農業設施,電力系統,電信與廣電系統,水與瓦斯燃氣設施,家園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道路及交通,環境衛生復原,社會復原及產業促進。

黨團協商時,討論較多的還有風災特別條例的施行期間,最終通過版爲115年12月31日止;但條文中所列的電力系統、電信與廣電系統、水利設施等災區復原重建項目,施行至116年12月31日止。

附帶決議方面,鑑於災害救助法規對淹水戶的補助金額普遍偏低,針對水災淹水達50公分以上住戶,將額外發放每戶2萬元,若具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資格則發3萬元。

行政院長卓榮泰指出,當前臺灣有颱風侵襲、美國關稅後的國際新秩序等挑戰,產業支持、民生照顧、國土韌性也不能落後,希望朝野黨團能儘速通過預算規模5,900億元的韌性特別條例。

對重建進度,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表示,截至14日下午分別有152、281家廠商投入嘉義縣、臺南市修繕,其中臺南市已完成286戶的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