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以日施壓 臺關稅恐逾25%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提及臺灣偷走美國半導體,專家憂心針對「特定產業」的232條款將生效。(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預計在8月1日實施,臺灣尚未揭曉,已經是企業界關注焦點。目前我國經濟預測機構多認爲臺灣關稅最終落在10%與20%之間,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警示,若結果不如預期、甚至高達25%以上,不僅螺絲、工具機、機械等產業虧損,接下來傳產可能面臨倒閉、無薪假、裁員等問題,經濟不好、消費也帶動不起來,進而連服務業都受到影響。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多次提及臺灣偷走美國半導體,可能針對「特定產業」的232條款也會生效,若真的生效,吳大任警示,當心關稅是50%、100%起跳,若真的如川普提及的50%、100%數字,那纔是大魔王條款。

對於臺灣期望獲得優於或相等於日本的15%關稅;吳大任認爲「極具挑戰」,川普有精準的生意頭腦,臺灣去年對美國貿易順差739億美元、日本貿易順差逾630億美元,日本都要投資5500億美元,且讓利90%,最後只比4月最初的24%關稅減少9個百分點,吳大任認爲,川普一定會拿日本條件來打壓臺灣,臺灣不只要全面開放市場,還可能要加大投資美國,以日本減少9個百分點的前例估算,臺灣關稅可能落在20%至25%。

美國談判策略,無疑是提供主要貿易國家一張考卷,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在工商協進會的會刊中表達,其考題包括降低對美國進口關稅、對美投資、平衡貿易順差、降低非關稅障礙,包含匯率干預、出口補貼、進口限制、海關進口程序干擾等。

針對川普關稅政策未來5年對臺灣經濟、產業影響,王健全分析,若較樂觀來說,臺灣與日本結盟取得美國綠色通道協助,以及臺日相對較低的關稅,未來20年內可順利取得美國市場,找到另一處成長動能。傳產也在偏低關稅之下,得到喘息的空間。

但較悲觀的情境下,在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大舉對美國投資,臺灣面臨部分產業空洞化,傳統產業因日幣貶值、大陸傾銷、川普高關稅多重夾擊,可能帶來大量失業。服務業也會受到出口衰退、經濟下滑、失業率攀升、消費不振影響,陷入股市下跌、房地產低迷。需要大破大立的政策才能力挽狂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