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餅「靈魂配料」出包 臺中1超巿花生粉黃麴毒素超標6倍

臺中市食安處提前啓動清明稽查專案抽驗相關應節食品。(臺中市政府提供/馮惠宜臺中傳真)

臺中市食安處今(31)日公佈清明應景食品及食材抽驗結果,抽驗88件食品、食材,發現1件花生粉黃麴毒素含量超標6倍,已要求業者全數下架回收。由於花生粉是清明民俗食品「潤餅」靈魂配料,營養師提醒,花生等堅果類食品在潮溼環境易滋生黃麴毒素,建議採以現磨花生粉較安全。

清明時節前夕,臺中市食安處提前啓動清明稽查專案,稽查臺中市生鮮賣場、傳統市場、潤餅專賣店等共39家業者、抽驗88件食品(材),結果在大肚區臺中超市販售花生粉檢出黃麴毒素B1:14μg/kg(標準:2)及總黃麴毒素17μg/kg(標準:4),皆超出限量標準,除立即通知下架回收外,並移請源頭所轄機關彰化縣衛生局處辦。

食安處表示,此次稽查潤餅2件與花生、花生粉14件,也抽驗祭祀食材,如:各式豆腐28件、糕粿類12件、素三牲8件、豆乾、豆皮、面腸與素肚24件,共計88。

食安處表示,黃麴毒素是一種無色無味、由黃麴黴菌產生的強烈致癌性黴菌毒素,主要污染花生、玉米、堅果等油脂含量高的食品。衛福部臺中醫院營養師邱鈴岑指出,因爲該毒素耐高溫烹調,長期食用受污染的花生粉可能增加肝癌、肝損傷、免疫力下降的風險。

邱鈴岑建議,製作潤餅建議選購找合格廠商提供的安全原料,且儲存於乾燥低溫處密封保存,避免受潮發黴產生黃麴毒素,且應避免使用過度陳舊的花生,以現磨花生粉較安全,條件允許情況下最好自行購買完整花生烘烤後磨粉,減少存放時間,降低污染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