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大股東,想買星巴克中國
星巴克中國的“緋聞買家”中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名字。
7月10日,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星巴克中國業務的意向買家名單中出現了大鉦資本——這是瑞幸咖啡目前最大股東,持有瑞幸31.3%的股份並擁有53.6%的投票權,也是瑞幸逆風翻盤問鼎中國最大咖啡品牌背後的關鍵力量。大鉦資本董事長黎輝於今年4月正式出任瑞幸公司董事長職位。
上述消息尚未獲得官方確認,但星巴克中國的股權出售確實吸引了大量潛在買家,如果大鉦資本入股,中國咖啡市場的競爭格局或將被進一步改寫。
吸引近30家機構
去年11月,星巴克首次被傳有出售中國業務股份可能。
這不意味着星巴克要放棄中國市場,公司強調,“正在評估把握未來增長機遇的最佳方式”,將繼續專注於實現中國業務重振增長。
不過,星巴克不考慮將中國業務完全出售,而是將保留一定比例“具有實質意義的股權”。其表示,交易必須符合公司業務和合作夥伴利益,希望尋找價值觀契合的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提供高端咖啡體驗。
有消息人士稱,目前星巴克中國估值高達100億美元,已吸引近30傢俬募股權機構。星巴克可能會保留中國業務30%股份,剩餘股權由多位買家分持,每家持股不超過30%。
星巴克全球CEO布萊恩・尼科爾(Brian Niccol)在近期採訪中稱“的確獲得很多投資者的興趣”,市場看中星巴克的品牌價值,以及咖啡品類的增長潛力;將與潛在買家共同探討如何將星巴克中國門店數量從8000家增加到2萬家。
可以看到,星巴克眼中的理想買家並非簡單的金錢投資者,而是能提供資源支持和增長經驗的合作伙伴。
目前市場曝出的星巴克中國意向買家都實力不菲。
除了大鉦資本,競購者還包括高瓴資本、凱雷投資、KKR等知名機構;更早之前還有華潤、美團等國內巨頭。
近期有媒體報道,高瓴資本參與了星巴克中國業務的反向管理層路演。高瓴曾幫助皮爺咖啡(Peet’s coffee)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也是茶飲巨頭蜜雪冰城的投資方,其利用自身經驗和資源,幫助蜜雪冰城完成數字化建設的轉型升級。
市場競爭加劇
星巴克中國,爲什麼要“賣身”?
這裡是星巴克全球第二大市場,但近年中國咖啡市場發生了巨大變化——以瑞幸、庫迪爲首的本土連鎖咖啡品牌快速增長,門店遍佈全國各地大街小巷,兩家公司的門店規模均已超越星巴克;中國消費者人均咖啡飲用量激增,但對平價產品的接受度更高;諸多茶飲品牌也推出了咖啡產品尋求增量。
面對這些直接或間接的競爭對手,星巴克中國陷入了增長瓶頸。
2024財年,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營收29.58億美元,同比下降1.4%,爲近年首次負增長,且弱於其全球業績增速。
面對壓力,星巴克已經在多個方面作出調整,不僅推新品、搞聯名的頻次更高,還首次宣佈降價。
今年6月,公司宣佈加碼非咖啡飲品業務,並下調部分飲品的官方價格,包括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三大王牌品類,消費者最低僅需23元就能買到一杯星巴克。
截至第二季度末,星巴克中國門店總數達到7758家,覆蓋超過1000個縣級市場。報告期內實現7.4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5%。經營數據方面,單季度同店可比成交量增長4%,但平均客單價下滑4%。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