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聽聽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怎麼說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在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由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主辦的2025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與中小企業座談會(以下簡稱“座談會”)於2月18日在北京採取“線上+線下”的形式召開。座談會的主題爲“聽企聲、爲民生”,邀請10餘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與來自科技、製造、服務等領域的50餘家中小企業負責人交流研討。

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執行會長任興磊在致辭中表示,召開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與中小企業座談會,協會旨在積極探索爲中小企業面臨的熱點難點問題搭建發聲通道,爲兩會代表委員的議案提案提供支持,傾聽行業心聲,共謀發展大計。

通過協會深入調研,結合各地“新春第一會”的精神和中央扶持政策,任興磊提出七點建議:

一是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流程,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政策扶持力度;

二是推動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競爭力,建議國家設立專項基金,支持中小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

三是加強金融支持,緩解融資難題,建議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

四是促進區域協同發展,優化產業佈局,建議加強區域間的產業對接與合作,推動中小企業在跨區域產業鏈中的分工協作;

五是關注綠色發展,推動可持續發展,建議國家加大對中小企業綠色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鼓勵中小企業開展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利用;

六是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專精特新企業的支持力度,完善梯度培育機制,推動中小企業在產業鏈中的競爭態勢重構;

七是強化政策落實,確保中小企業受益,建議建立政策評估機制,定期對政策實施效果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優化。

與會代表委員結合兩會部署,圍繞企業提出的融資難、創新支持不足、數字化轉型成本高等問題展開討論,並發表了相關意見。

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表示,提振民營經濟需從制度層面構建包容創新的生態體系。中央持續釋放支持民營經濟、高端製造和科技創新的政策信號,但涉企執法“一刀切”、個人破產製度空白等問題仍抑制創新試錯空間。對此,他呼籲加快建立個人破產製度,明確債務免責邊界,破除創業者“一次失敗終身負債”困境;優化對賭協議機制,培育立足長遠的耐心資本。“唯有以法治平衡風險包容與責任邊界,才能讓企業家精神真正成爲產業升級的核心引擎。”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副局長、中華慈善總會黨委書記孫達認爲,當下破解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關鍵。爲此,他呼籲有關部門構建“政策直通車”機制,開展政策精準推送和輔導,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爲企業提供從數字營銷到智能製造的階梯式賦能。“中小企業要把握中央支持民營經濟的政策春風,更要抓住產業鏈協同升級機遇,把政策紅利轉化爲創新動能。”

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曲永義提出,應通過制定具有引領性的技術標準、實施精準化政策扶持等多措並舉的方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政府與市場功能的高效協同與良性互動。在其看來,中小企業要抓住產業鏈深度重構機遇,推動“鏈式轉型”破局。從凝聚人心的企業文化、科學完善的治理制度以及差異化的創新能力三個要素突破,打造企業競爭優勢。他還強調,應加快構建科技成果轉化的長效機制,打通從科研到生產的關鍵環節,爲民營企業注入持續發展的創新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傅川指出,法治建設對優化營商環境意義重大,應從社會治理的整體角度出發,推動國家發展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消防安全爲例,消防要求本身源於對生命財產安全的考慮,具有合理性,但在執行方式上需進一步改進。同時,建議將老舊建築的消防隱患納入城區改造計劃,以改善營商環境,平衡硬件提升與執法改進。在談及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時,傅川認爲中小企業應通過供應鏈上下游協同推進數字化,以降低成本、提升收益。他還特別提到第三方配餐企業的食品安全問題,指出行業現代化管理的不足已成爲制約民生服務質量的關鍵。他呼籲推動該領域的現代化發展,將食品安全納入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議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副會長王斌坦言,政策制定需更多傾聽市場主體的“心跳聲”。此次座談會共收集有效建議43條,相關建議重點突出、問題務實,構思前沿,直面現實挑戰。中小企業強,則經濟強、民生穩。今天的座談會,既是一次建言獻策的交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將把相關建議帶到全國兩會,推動政策制定更貼近企業需求、更聚焦痛點難點。”王斌如是說。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智慧環保事業部總經理黃綿鬆指出,中小企業在生態環保產業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綠色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相關政策應更加註重中小企業的實際需求,幫助它們在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中找到切入點,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他還建議加快推進環境基礎設施的資產數字化管理,推動綠色發展與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以提升行業整體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時,完善價格機制,優化污水處理行業的管理體系。

據瞭解,座談會自2017年3月舉辦首屆以來,已成功召開七屆,得到了來自民主黨派、經濟、科技、教育等界別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省市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積極響應和鼎力支持,與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計50餘位。座談會已成爲爲中小企業發聲,將企聲化呼聲、將呼聲化政聲的重要通道之一,爲全國人大會議議案組和全國政協會議提案組提供了多份有價值的建議提案,很多建議成爲了政府部門深化改革和完善行政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