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中國外匯儲備 連續20年居世界第一

22日,人行行長潘功勝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他表示,在深化金融高水平開放方面,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要穩步推進,並持續深化內地與香港金融合作。圖爲5月20日,嘉賓在香港交易所出席寧德時代上市儀式。(新華社)新華社照片,香港,2025年5月20日 5月20日,嘉賓在香港交易所出席寧德時代上市儀式。 當日,股份代碼爲3750的寧德時代在香港交易所敲鑼上市。 新華社記者 陳鐸 攝【作者:新華通訊社,日期:2025-05-20,數位典藏序號:20250520150541434】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發佈會,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成就。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發佈會上公佈了一系列亮眼成績,截至今年6月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近470兆(人民幣,下同,約66兆美元),穩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儲備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

潘功勝表示,「十四五」期間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大幅提升。堅持支持性的貨幣政策立場,中國特色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初步形成,實施和傳導更爲有效,助力「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順利完成。「十四五」時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普惠小微、綠色貸款年均增速超過20%。特別是2024年9月中央政治局會議以來,人民銀行按照中央部署,出臺了一系列貨幣金融政策舉措,有效穩定市場預期、提振信心,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

此外,金融業改革開放持續推進。持續推動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金融機構改革,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優化金融結構。穩步推動金融業高水平雙向開放,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在國際金融治理合作中的參與度、影響力、話語權顯著提高。

潘功勝表示,中國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基本建成多渠道、廣覆蓋、安全高效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移動支付處於國際領先水平。「十四五」時期,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普惠小微、綠色貸款年均增速超過20%。

另外,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在發佈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A股市場韌性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上證綜指年化波動率15.9%,較「十三五」下降2.8個百分點。中長期資金的持續流入成爲市場穩定的重要支撐。過去五年,「引長錢、促長投」的改革效果加快顯現。截至今年8月底,各類中長期資金合計持有A股流通市值約21.4兆,較「十三五」末增長32%。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表示,「十四五」以來,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穩健性增強,人民幣匯率上下浮動彈性增強,發揮了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的功能。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使用佔比由16%上升到近30%,反映外匯市場韌性進一步增強。他亦提到,支持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先行先試外匯創新政策。

人行行長潘功勝在內等金融四巨頭,22日一同亮相記者會,大曬「十四五」金融發展成績單。(新華社)新華社照片,北京,2025年9月22日 9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北京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朱鶴新介紹「十四五」時期金融業發展情況,並答記者問。這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介紹情況。 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作者:新華通訊社,日期:2025-09-22,數位典藏序號:20250922154455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