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繼續增持黃金 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2407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134億美元,升幅爲0.42%,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16個月穩定在3.2萬億美元以上。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3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財政貨幣政策及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下跌。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該負責人表示,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繼續發力顯效,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爲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提供支撐。
“最新的外匯數據表明,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相對穩定,具有較強的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產業觀察家洪仕賓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我國的外匯儲備結構在不斷優化,包括儲備資產多元化、資產質量提升等,這也是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保持穩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截至目前,我國外匯儲備規模已連續16個月穩定在3.2萬億美元以上。中國民生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當前,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顯著增加,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潛能大,有充足的宏觀調控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有利於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同時,隨着我國對外貿易區域多元化、貿易結構升級以及人民幣資產對外資吸引力持續提升,我國國際收支將繼續保持穩定,爲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奠定了基礎。
“儘管當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較上月有所上升,但是仍需要警惕國際形勢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國應繼續加強對外匯市場的監管和引導,保持外匯儲備的合理規模和結構,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國際形勢變化。”洪仕賓說。
與此同時,央行公佈的黃金儲備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國黃金儲備7370萬盎司,較2月末的7361萬盎司增加9萬盎司,央行已連續5個月擴大黃金儲備。
世界黃金協會表示,2025年,地緣政治等因素將支撐黃金作爲財富保值和避險工具需求,預計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將佔據主導地位。
“我國央行連續第5個月增持黃金,符合市場預期。”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隨着外部環境出現新變化,國際金價有可能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易漲難跌。這意味着,從控制成本角度出發暫停增持黃金的必要性下降,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增持黃金的需求上升。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認爲,從長期來看,黃金在避險、抗通脹、長期保值增值等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