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環比升逾1%,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
5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爲32817億美元,較3月末上升410億美元,升幅爲1.27%。
國家外匯管理局指出,4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政策、經濟增長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漲跌互現。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經濟呈現向好態勢,經濟發展韌性強、活力足,有利於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4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鄒瀾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外匯儲備以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爲目標,按照市場化、專業化原則在國際金融市場開展投資,實現了投資組合較爲有效地分散化。單一市場、單一資產的變動對我國外匯儲備的影響總體有限。
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從外儲變化的各因素來看,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4月,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謂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國際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美元快速貶值,全球資產價格漲跌不一。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指出,貨幣方面,美元匯率指數(DXY)下跌4.6%至99.5,非美元貨幣總體升值。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衝全球債券指數上漲1.0%;標普500股票指數下跌0.8%。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指出,4月外儲規模較大幅度上升,主要受當月美元指數大幅下跌帶動。4月特朗普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推出“對等關稅”,美國衰退預期升溫,資金流向非美市場,導致當月美元指數大幅下跌約4.4%。美元下跌會導致我國外儲中非美元資產價格上漲。估計4月這一因素帶動外儲規模上升約500億美元。與此同時,4月美國推出“對等關稅”後,全球資本市場劇烈波動。其中,主要市場股指多現下行。這抵消了美債收益率走低、美債價格上漲帶來的影響,對我國外儲資產估值會有小幅下拉作用。
王青判斷,短期內美元指數下行和全球金融市場下跌還將形成對衝效應,我國外儲規模有望保持基本穩定。這將爲保持人民幣匯率處於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堅實基礎,成爲抵禦各類潛在外部衝擊的壓艙石。
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
4月末我國黃金儲備報7377萬盎司,環比增加7萬盎司,爲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
4月國際黃金價格先抑後揚,再創歷史新高,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價格突破3500美元/盎司,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期貨價格突破830元/克。月內波動加劇,振幅達20%。4月初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超預期帶來的流動性衝擊,國際黃金價格下跌;隨後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以及市場對美國總統特朗普干涉美聯儲獨立性的擔憂,使得避險情緒快速升溫,資金大規模涌入避險資產,黃金價格轉而快速衝高;此後風險情緒改善,獲利盤止盈,黃金進入高位調整狀態。
儘管4月金價在歷史高位大幅震盪,但央行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顯示央行增持黃金的意願仍然不弱。
王青認爲,在國際金價大幅上行,不斷創歷史新高的背景下,近期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主要原因是美國新政府上臺後,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出現新變化,國際金價有可能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易漲難跌。這意味着從控制成本角度出發暫停增持黃金的必要性下降,而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增持黃金的需求上升。此外,黃金獨有的避險功能也可能是近期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一個考量。美國政府在全球範圍內掀起關稅風暴後,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也印證了這一點。展望未來,預計我國央行增持黃金仍是大方向。
東吳證券研究團隊指出,當下全球央行正經歷從“黃金儲備主導”到“美債儲備主導”再到“多元化資產爲錨”的轉型,央行的買盤成爲本輪購金潮的底色,根據2022年-2024年的全球購金情況,購金較多的國家或主體大多爲新興經濟體,其黃金佔儲備資產比重較低,購金空間依舊充足。
展望後市,多數市場人士指出,黃金上漲的驅動因素仍然沒有改變,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去美元化進程加速,地緣風險引發的避險情緒,疊加全球央行黃金儲備需求,將持續爲金價提供支撐,預計央行或將階段性的適應市場價格變化而調整增持節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