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行業觀察:特斯拉Optimus量產提速,供應鏈核心環節加速佈局

隨着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量產計劃逐步明晰,其供應鏈核心環節的確定性持續增強。特斯拉在2025年一季度明確將Optimus年度生產目標提升至5000臺,並計劃2026年實現5萬臺產能,這爲上游零部件供應商帶來明確的市場預期。與此同時,國內企業加速佈局執行器、減速器、絲槓等核心環節,新進入者通過資本投入和技術突破逐步切入產業鏈,行業進入產能與技術雙輪驅動階段。

一、核心環節的技術突破與產能佈局

執行器集成化進程加速

執行器作爲人形機器人運動控制的核心單元,其技術複雜度體現在電機、減速機構、傳感器等子系統的集成能力上。震裕科技通過自主研發行星滾柱絲槓產品,結合電機鐵芯技術優勢,成功開發出線性執行器並啓動送樣測試。此外,拓普集團和三花智控分別投入50億元和38億元建設生產基地,重點佈局機器人電驅系統及機電執行器領域,推動高精度執行器的規模化生產。

絲槓工藝壁壘逐步突破

絲槓作爲線性驅動關鍵部件,其材料處理與加工精度直接影響機器人運動性能。恆立液壓的滾珠絲槓產品已實現小批量供貨,並完成線性驅動項目廠房建設;五洲新春通過與新劍傳動合作,推動行星滾柱絲槓在新能源汽車和機器人領域的應用。震裕科技則建成行星滾柱絲桿半自動產線,日產能提升至50套,並計劃年內建設全自動產線,進一步鞏固技術優勢。

減速器與電機協同升級

特斯拉OptimusGen2採用諧波減速器與行星減速器組合方案,推動國內廠商技術迭代。綠的諧波、雙環傳動等企業在諧波減速器領域持續優化產品精度和壽命。電機環節,雷賽智能在東莞投資5億元建設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基地,專注於空心杯電機和伺服驅動技術的研發,其DH系列靈巧手解決方案即將在行業展會亮相,標誌着電機與驅動技術的深度融合。

二、新進入者的戰略佈局與市場機遇

資本密集投入推動產能擴張

新進入者通過大規模投資快速切入供應鏈。新劍傳動投資10億元建設年產100萬臺人形機器人絲槓項目,瞄準高精度傳動部件市場;三花智控旗下先途電子在杭州錢塘區佈局機器人機電執行器研發基地,計劃形成從設計到生產的完整能力。這些項目不僅填補了國內高端零部件產能缺口,也爲後續技術迭代提供了試驗場景。

技術跨界融合打開增量空間

傳統汽車零部件企業憑藉精密製造經驗向機器人領域延伸。震裕科技利用衝壓模具技術積累,開發機器人結構件與執行器組件;五洲新春將新能源汽車絲槓技術反向應用於機器人,探索降本路徑。這種跨界融合降低了新進入者的技術門檻,同時加速了供應鏈本地化進程。

政策與市場雙輪驅動行業標準化

隨着特斯拉Optimus量產時間表明確,核心零部件的性能標準與交付週期成爲供應商競爭焦點。國內企業通過戰略合作(如五洲新春與新劍傳動簽署協議)和產能共建,推動行星滾柱絲槓等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此外,頭部廠商的送樣測試與客戶反饋機制,爲行業技術規範的形成提供了實踐基礎,有助於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

本文基於公開信息梳理,客觀呈現行業動態,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