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AI時代來臨 半導體9月缺口3.3萬人、3大職類逾2成不限科系

臺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前排右1)、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教授盧鬱安(第二排右2)、陽明交通大學傳播所副教授陳延升(第二排右1)。104人力銀行三方合作,首次推出「人文半導體人才培育專班」。圖/104人力銀行提供

AI賦能半導體產業,卻難免給人「理工門檻高」、「無涉人文」的刻板印象。爲協助非理科生熟悉科技產業、減降AI焦慮,104人力銀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臺積電慈善基金會三方合作,今年首次推出「人文半導體人才培育專班」,邀請臺積電人資主管等業師,透過8周密集課程的討論與實作,讓學生髮揮自身專業,並針對產業現況提出優化方案,探索人文跨足科技的可能性。

其中兩名學生更因課堂表現優異,獲得臺積電慈善基金會面試,並在課程結束後順利進入基金會實習,將所學延伸至實務場域,實現跨域整合的職涯探索。

104人力銀行數據顯示,今年9月半導體徵才3.3萬人,比去年同期成長15%,產業求才若渴,對於科系的限制也逐漸放寬。三大徵才職類「不限科系」的比率,「操作/技術/維修類」有58%最高,「生產製造/品管/環衛類」有38%,皆爲現場實務工作;「研發類」須具備電機、電子、材料等專業背景,也有23%不限科系。

爲協助學生打開視野、學用接軌,104人力銀行已於2020年開設職涯學院《TOP企業優質人才學用培育課程》,截至目前,已和超過170家企業、超過15所大學攜手合作,超過2,600位學生參與課程。

「人文半導體人才培育專班」由臺積電主管等業師進入入班授課。臺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也勉勵非理工科系的學生,AI快速更迭,仍難取代人文視角的獨特理解,「技術可以補,但對人的理解、敘事能力、觀察力,這些是非理科生的優勢」。臺積電人才開發暨招募處楊宗銘分享,這門課,並不是爲了培養下一位工程師,而是透過各項實戰演練,帶領學生一步步梳理自身能力與產業的連結。

該培訓班期待學生能探索人文跨足科技領域的可能性,重點並非鼓吹棄文投理,而是從人文的角色也能半導體領域找到自身定位並做出貢獻,並讓學生從自身專業針對產業現況提出優化方案。臺積電慈善基金會執行長彭冠宇與104人力銀行社會企業處總監陳秀雲也於期末發表會中勉勵學生:「Dream big but focus small.」,夢想偉大非常好,但要從一點落地開始實踐,纔不會淪爲空談,「人文半導體」看似矛盾,但臺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過程,不只是技術堆疊,也是人文對信念的執着與實踐,人才的培育亦然。

104人力銀行職涯學院《TOP企業優質人才學用培育課程》,首次以「人文半導體」作爲核心,串聯學界、業界與學生三方,落實產學接軌,也讓科技與人文不再各說各話。瞭解104職涯學院TOP專班:https://tw104.pse.is/87f5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