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AI不只是助理 與人類協作時代來臨

名人推薦:作者總結出「助理」(Co-Pilot)與「共同思考夥伴」(Co-Thinker)兩種模式,這將是未來所有工作者的日常。──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 黃金屋隨手翻:名人書單 https://bit.ly/4j0b0dd 圖/天下文化提供

多數職場人士對AI的想像和使用方式,仍停留在「高效率的工具」或「任勞任怨的助理」。然而,我們對AI的正確認知,不應只是「代勞」,更應是「增強」。既然AI如此強大,我們不只要它代勞,更要讓它協助我們變得更好,做出更好的決定。

這本《職場人的生成式AI工作法》的精闢之處就在於此。它告訴我們,AI不僅是助理,更是一位能深度協作的「夥伴」。作者總結出「助理」(Co-Pilot)與「共同思考夥伴」(Co-Thinker)兩種模式,這將是未來所有工作者的日常。

AI做爲「共同思考夥伴」的角色,已經強大到能扮演客戶、團隊成員,甚至是刻意唱反調的「奧客」。它能提醒我們的思考盲點、拓展決策視野、進行策略推演,成爲一個客觀中立的「教練」。這不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工作思維的徹底改變。

本書同時不斷提醒「AI幻覺」等風險,並強調人類的批判性思考與最終決策權,是人機協作中不可或缺的核心。AI提供的答案是起點,而非終點。否則,我們就真的把大腦外包了,而這會傷害我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深信AI的價值在於「賦能」,與本書倡導的理念不謀而合。未來的競爭力,不僅在於掌握多少的AI工具,更在於我們建立起與AI高效協作的思維模式與工作流程。

這本書是帶領我們從「把AI當成助理」走向「人機協作」的實戰地圖,它不只提供答案,更重要的是,它教我們提出更好的問題,並引導我們與AI這個強大的夥伴共同協作、尋找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