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來臨衝擊動畫遊戲產業 創作倫理爭議頻傳...追求共舞未來
記者楊智仁/綜合報導
人工智慧(AI)在動畫以及遊戲產業的應用正迅速擴張,從加速製作流程到重塑創作形式,AI 正爲傳統動畫注入新動能。然而,這場技術革命也引發創作倫理、勞動保障與著作權等爭議,讓產業站上了歷史性的轉折點。
▼AI時代來臨爲動畫遊戲產業帶來變革。(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效率革命:從小型工作室到大型影業的創作利器
近年 AI 已廣泛應用於動畫遊戲產業的多個環節,包括口型同步、角色動作輔助、背景自動生成與劇本初稿撰寫等,AI 工具讓原本需要數週的人力作業得以在幾天內完成,對資源有限的獨立創作者與小型工作室而言極具吸引力,對大企業來說,分秒必爭互相競爭的時代,能搶先將自己作品呈現在玩家面前可以引發更多話題,像《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總監櫻井政博就曾表示,大型遊戲目前處於不穩定狀態,開發的時間一年比一年還要長,加上玩家近幾年追求遊戲完美、快速且便宜,唯一能想到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 AI 來提高工作效率,使大型專案可縮短不必要的時間。
▼《任天堂明星大亂鬥》總監櫻井政博談AI。(圖/翻攝自@Masahiro Sakura)
製作「航海王、七龍珠」等知名作品的東映動畫,先前也已經投資被譽爲「日本頂尖AI技術實力」的 Preferred Networks,在他們的人工智慧發展藍圖中,揭露預想的 AI 未來應用實例包含「AI 生成分鏡與構圖、上色與色彩校正、線條修正;中間動畫幀生成、根據照片生成背景」等等,據稱該技術在部分情況下可將背景製作時間縮短至原來的六分之一。
▼東映動畫透露人工智慧發展藍圖。(圖/翻攝自官網)
AI 取代人力?動畫師壓力浮現、人性依舊重要
看似如此方便的現代科技,背後卻隱藏許多問題,根據《JETIR》期刊,雖然 AI 提高生產效率,但也造成初級動畫人員的工作機會減少,過去需大量人力的中間動畫作業,如今只需一組 AI 模組便能完成,資深動畫導演宮崎駿早在數年前便曾強烈批評 AI 動畫「這是對生命的侮辱。」是否該使用 AI 在任天堂內也是不斷爭論的議題,根據任天堂美國總裁道格・鮑澤(Doug Bowser)的說法,「我們認爲 AI 並不是開發遊戲的唯一方法,讓任天堂遊戲與衆不同的,是開發者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對玩家行爲洞察力,所以在開發與製作遊戲的過程中,一定會保留人性觸感與參與。」
▼宮崎駿早在數年前便曾批評 AI 。(圖/取自 Indie Wire)
智慧財產與法律挑戰:創新與規範共舞的未來
擁抱技術的同時,傳統影業也劍指侵權風險,迪士尼與環球影業近期聯手控告 AI 新創公司 Midjourney,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角色如胡迪與美國隊長進行圖像生成。外媒分析指出「這場官司不僅關乎著作權,更關乎產業界如何設下技術發展的界線。」日本 26 名聲優發起自發組成「NO MORE 無斷生成 AI 協會」,尾隆聖、山寺宏一、梶裕貴等多位知名聲優一同發聲表達訴求「聲音被擅自販售,這讓我感到十分震驚,對我們來說聲音是工作、也是人生的一部分。請聽聽我們這些聲優的心聲,擅自使用 AI 生成的行爲對我們的影響」
▼「NO MORE 無斷生成 AI 協會」。(圖/YouTube @NOMORE_MUDAN)
業界共識是,AI 在動畫的角色仍在快速演變中,近期 OpenAI 與迪士尼傳出洽談合作,可能爲未來打造個人化角色互動體驗。日本動畫名導河森正治表示,AI 可用於「高成本、重複性高的作業」,但「主創仍應由人類掌舵」。無論技術如何進步,動畫核心仍是情感傳遞與人性表達,未來的關鍵將在於,產業如何在擁抱創新之餘,確保創作者的尊嚴與權益不被犧牲。
▼外媒曝迪士尼正與 OpenAI 洽談中。(圖/翻攝自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