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打造高質量養老服務人才隊伍

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孟 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截至2024年末,我國60歲以上人口達3.1億人。如何讓老年人度過幸福晚年,全面提升其生活質量,已成爲全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

日前,民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是我國首個關於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專項政策文件,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指明瞭方向。

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雖取得了一定進展,但仍面對諸多挑戰。例如,養老護理員等專業人才市場缺口較大,人才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缺乏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服務質量難以保障。

提高養老行業吸引力,補足專業人才缺口是關鍵。《實施意見》提出,以養老護理員爲重點,實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在高級技師之上增設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技術職務(崗位),在初級工之下補設學徒工,形成“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此次調整後,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分別爲:學徒工、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特級技師、首席技師。這一舉措爲養老服務人才提供了更清晰的職業發展路徑,激勵他們不斷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建設是重要保障。《實施意見》明確,遴選一批符合條件的單位,經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成爲本地區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機構。同時,嚴格控制認定機構數量,確保認定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讓每一個等級認定都經得起檢驗。

事實上,爲了提高養老服務行業吸引力,近年來不少地方進行了有益探索。湖南長沙爲全市在崗或有意向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人員,免費提供專業培訓及考證服務;重慶九龍坡區對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養老、護理專業全日制畢業生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的,入職滿3年後給予3000元、5000元、1萬元不等的一次性就業補貼……這些實踐,爲養老護理業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也爲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鑑的範例,有力推動了養老護理業朝着更加專業化、人性化的方向邁進。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社會對養老護理行業仍存在偏見。不少人認爲養老護理行業是“體力活”,是“髒活兒、累活兒”,說出去“不體面”,這嚴重製約了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因此,需要加大宣傳引導,讓養老護理羣體獲得更多關注。一方面,大力宣傳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優秀典型,弘揚工匠精神,增強他們的職業認同感和歸屬感;另一方面,樹立行業楷模,展現養老服務人才價值,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鼓勵創造的濃厚氛圍,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唯有打造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方能爲老年人提供更加貼心的養老服務,讓老年人安享晚年,使“夕陽紅”更加絢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