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評:爲高質量發展夯實高素質技能人才支撐

齊 盛

近日,國務院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發佈《關於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聚焦重點羣體和重點領域組織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拓寬廣大勞動者技能就業、技能成才、技能增收之路,爲高質量發展築牢技能人才支撐。

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位置,鍛造一支高水平人才隊伍、高素質勞動大軍,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國是人才大國,從蘇州古城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的非遺技藝,到國產大飛機、“復興號”高鐵生產線上的自主研發,再到港珠澳大橋、平陸運河等重大工程中的勤勞奉獻……無數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構成了高質量發展的基石。但同時也要認識到,同人才強國的要求相比,我們還有不小距離。比如人才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製造業、服務業技能人才緊缺,等等。

《意見》的出臺,正是着眼有效應對外部衝擊、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現勞動者提技增收等迫切任務,通過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行動,打通勞動力供給與市場需求之間的中梗阻,實現勞動者就業增收和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雙贏。

技能培訓針對哪些領域?《意見》明確對先進製造業領域、數字經濟領域、低空經濟領域、交通運輸領域、農業農村領域、生活服務業領域等技能培訓作出部署。這些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既覆蓋勞動者需求大、技能門檻高的高精尖行業和急需行業,也體現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着力方向。促進人才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有助於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爲技能人才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技能培訓面向哪些羣體?從企業職工,到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羣體,再到農民工羣體,《意見》持續加強對重點羣體職業技能提升培訓。需要看到,我國就業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突出,緩解這個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支持技能提升。今年以來,實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訓行動,培育勞務品牌等,都是希望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升勞動者能力素質,幫助勞動者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技能培訓不是簡單照本宣科,而是牽扯衆多的系統工程。企業是培訓主體,職業院校和培訓機構也是重要力量,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更是重中之重。把《意見》落到實處,需要真正解決市場需要什麼、勞動者培訓什麼的關鍵問題,也要關注怎麼評估、如何認證等配套問題,防止走個過場、流於形式。

“一技在手,一生無憂”。勞動者技能提升是人力資本增值的過程,也是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更是經濟發展提升的過程。以《意見》出臺爲契機,因地制宜、因業制宜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行動,讓勞動者就業更有質量、發展更有前景,一起爲打拼美好前程、創造美好未來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