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細胞「聽話」研究揭1類食物助細胞修復、防癌變
綠茶中的兒茶素,有助穩定調控細胞生長,降低罹癌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灣每年新增13萬多人罹癌,是國人頭號殺手。基因醫師張家銘表示,癌症成因複雜,可能來基因、壓力,甚至可能是長期飲食不當,以致身體產生癌病變,研究發現食用富含植化素的食物,例如綠茶、大豆、薑黃與橄欖油,有助調節免疫系統,讓細胞接受穩定且有助修復的訊號,來防癌與抗癌。
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其臉書粉專PO文表示,癌症有時不是因患者做錯了什麼,而是身體長期收到錯誤的訊號,這些訊號可能來自荷爾蒙的不平衡、壓力,或是每天吃進去的食物,原來身體罹癌不是突然出錯,而是聽錯了訊號,而我們可以重新學習跟細胞說話。
張家銘表示,人的身體裡有核受體,它們像細胞裡的訊號翻譯員,每天接收來自體內外的各種訊息,決定哪些基因要被啓動、哪些要沉默,這也是爲什麼,我們吃進去的食物,不只是熱量和營養,更是一段段與身體對話的語言。
張家銘表示,有時癌細胞真正害怕的不是藥物,而是我們餐桌上的食物,像是以下4種食物,都藏着一種叫做植化素(phytochemicals)的成分,它們不像藥,不會強攻猛打,卻能溫柔地對細胞說話,調整人的內在環境,讓癌細胞不容易被「養大」,甚至退場。
綠茶中的兒茶素(catechins),能穩定調控細胞生長。
大豆裡的異黃酮(isoflavones),被稱作植物雌激素,能與某些癌細胞競爭受體位置。
薑黃中的薑黃素(curcumin),已被研究多年證實具抗發炎與抑制腫瘤效果。
橄欖油中的多酚化合物(polyphenols),能降低細胞壓力、活化防禦基因。
張家銘表示,上述食物不只是身體的營養補給,更能調節身體免疫力與修復步調,讓癌細胞不容易被養大,甚至讓已經開始異常的細胞知道應該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