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22教師團體教部前抗議 調高待遇等五大訴求籲「挺老師、護教育」
教師節即將到來,來自全國各地22個教師工會今天聚集教育部前舉行「挺老師、護教育」抗議活動,提出教育決策迴歸專業、行政減量提升教學品質、斬除濫訴、穩師資調高待遇等五大訴求。記者董俞佳/攝影
教師節即將到來,來自全國各地22個教師工會今天聚集教育部前舉行「挺老師、護教育」抗議活動,提出教育決策迴歸專業、行政減量提升教學品質、斬除濫訴、穩師資調高待遇等五大訴求,希望各界理解當前教師工作困境,也要求教育部正視並解決教師長期以來所面臨的結構性問題。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代表教育部至現場接受陳情書,教師代表隨後進入教育部進行協商。教育部預計稍晚發佈新聞稿迴應。
面對家長申訴、行政繁瑣等事項,衆多教師在教學現場日漸感到疲憊與迷茫,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近年來,許多教育決策總先考量選票壓力及社會輿論風向,嚴重削弱教育專業,教師更常成爲犧牲品,教師實際上也常常被繁重的行政庶務與非屬教學活動所淹沒,且還要面對2019年「教師法」修正以來,濫訴無罰則、小案大辦的氛圍,嚴重影響教學意願與士氣。
此外,校園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人力不足,讓老師備受壓力,待遇方面,物價持續高漲,但教師薪資待遇卻未能合理調整,影響教師生活品質,更降低優秀人才投入教育職場的意願,都要受到重視。
全教總與各教師工會團體今天在教育部前共同呼籲,教育決策應迴歸專業,應以教育工作者意見爲主導。實施行政專職化,編制專門行政人員,簡化學校行政流程,真正落實行政減量,讓教師專注備課與教學,提升教學品質。並啓動修教師法,遏止惡意濫訴,保護教師的專業自主性,面對校園安全危機,應持續增設專職專責的校安人力與專業輔導人力,更要建立合理的教師薪資調漲機制以留人引才。
現場還有兩位師培生到場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生聯會長張語宸表示,儘管臺師大校內很多同學對教育工作充滿熱忱,但觀察當前教育環境對教師非常不利,有許多師培系所的學生決定放棄教職之路,轉而投身其他工作,師培漸漸不再是師大的主流。
臺師大師培生呂紹瑜說,教育部未從根本解決問題,反而以「彈性聘任」等措施補救,甚至允許有業界經驗者僅需修習8學分後即可轉任教師,這對長時間完成師培流程的學生而言,簡直就是極端不尊重。
呂紹瑜說,最希望的是有一個健康的教育環境,讓他們未來當上老師時,可以專心實踐教育理想。可是,現在當越接近現實時,心就越涼,教育部的政策校園公共球具等等天馬行空,決策都不跟第一線溝通,老師們還常不小心就被學生公審,如果環境不改變,最終一定留不住人才。
立委牛煦庭、柯志恩、徐巧芯、張雅琳、劉書彬也都到場聲援教師們。牛煦庭表示,今年教師節恢復放假,這一天不只是多了一天假,在放假的同時,要重新思考「尊師重道」的精神,以及教育環境目前面臨的真實困境。柯志恩也呼籲,教育部正視教師的吶喊:減少與教學無關業務、補足人力與資源、尊重教師專業、多傾聽基層教師的心聲,勿再輕忽、迴避。
張雅琳表示,教育部應該檢討「校外導護」、「校園愛心球」,以及「無差別受理投訴、有罪推論」等政策是否還要繼續推動,並研擬更妥適的替代方案。讓教師迴歸教學本業,確認專業分工,讓孩子擁有更安心、更有品質的學習環境。
面對家長申訴、行政繁瑣等等事項,衆多教師在教學現場日漸感到疲憊與迷茫,教師團體呼籲教育部重視問題。記者董俞佳/攝影
教師節即將到來,來自全國各地22個教師工會今天聚集教育部前舉行「挺老師、護教育」抗議活動。記者董俞佳/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