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前夕22工會齊聚教育部 提5大訴求護教師
教師節將至,全國22個教師工會與朝野立委於今(25)日齊聚教育部前,舉行「挺老師、護教育」行動。(全教總提供)
教師節將至,全國22個教師工會與朝野立委於今(25)日齊聚教育部前,舉行「挺老師、護教育」行動,提出五大訴求,包括教育決策迴歸專業、行政減量、遏止濫訴、補足人力及調高待遇,呼籲各界正視教師困境。
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戴淑芬到場接受陳情,並由教師代表進入教育部協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指出,近年教育決策常受政治與輿論影響,削弱專業,導致教師成爲犧牲品。教師不僅要面對繁重行政,還要承受2019年《教師法》修正後的濫訴壓力,嚴重打擊士氣。他強調,校園安全事件頻傳、人力不足,讓教師負擔沉重。物價持續上漲,卻未見待遇合理調整,不僅影響生活品質,也使優秀人才卻步,教育部應正視此一問題。
全教總與各工會呼籲,教育決策應以第一線專業意見爲核心,學校應設置專職行政人員,簡化流程,讓教師專注教學,同時應修法遏止濫訴,補足校安與輔導人力,並建立合理薪資調漲機制,以留住人才。
現場也有師培生聲援。臺師大師資生聯會長張語宸說,不少同學對教育有熱情,但因環境惡化而轉向其他行業。師培不再是主流,令人憂心。臺師大師培生呂紹瑜則批評,教育部以「彈性聘任」補缺,甚至讓業界人士僅修8學分即可任教,對辛苦完成師培的學生極不尊重。他直言,當前環境讓準教師心寒,若不改善,人才流失將無法避免。
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表示,今年教師節恢復放假,應反思「尊師重道」的價值與教育現況。國民黨立委柯志恩則呼籲教育部減少與教學無關業務,補足人力,傾聽基層心聲。民進黨立委張雅琳更點名「校外導護」、「愛心球」及「無差別投訴」等政策,應重新檢討並尋找替代方案。
侯俊良強調,五大訴求不只是保障教師權益,更攸關學生受教品質與校園安全。他警告,當教師的專業尊嚴與熱情被行政與訴訟消磨,教育品質必將崩壞。他呼籲教育部,落實「挺老師」才能真正「挺教育」,應以行動證明是教師的後盾。
教育部迴應,在校園環境方面,已透過與基層教師的座談,傾聽與蒐集「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運作的意見,並已啓動修正精進作爲,避免校事會議造成教學現場濫訴的情況。
爲維護教學秩序與教師專業,教育部提到,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明確教師管教目的、原則及依法可採取之措施,並新增必要情況下的「阻卻違法」事由,保障教師在正當管教或維持秩序時不會受到懲處,教育部將持續支持教師依法執行職責,確保學生受教權與校園正常運作。
針對行政負擔問題,教育部說明,已推動多項行政減量措施,自114年起取消地方政府統合視導,並整並各類教育訓練與研習,簡化計劃申請及成果填報流程,並以線上系統取代紙本作業,並補助學校增置專任或兼任人力,分擔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