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晨會精華:地緣政治事件催化,裝備出口成爲軍工行業重要發展方向
財聯社5月19日訊,上週五市場震盪調整,三大指數小幅下跌。滬深兩市當日成交額1.09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629億。板塊方面,PEEK材料、可控核聚變、智能座艙、人形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居前,物流、美容護理、保險、白酒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上週五收盤,滬指跌0.4%,深成指跌0.07%,創業板指跌0.19%。
在今天的券商晨會上,國泰海通證券提出,地緣政治事件催化,裝備出口成爲軍工行業重要發展方向;華泰證券表示,看長做短,維持紅利+科技+內需的啞鈴型配置;中信建投認爲,大廠推進與機器人企業合作,有望進一步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
國泰海通證券:地緣政治事件催化,裝備出口成爲軍工行業重要發展方向
國泰海通證券表示,全球地緣政治格局加速演變,外貿有望打開軍工行業新的增長極,推薦產品或業務與出口密切相關企業。分析認爲,在大國博弈加劇的背景下,加大國防投入是當今時代的必選項,內需和外貿有望驅動軍工行業高景氣度,保持發展趨勢長期向好。
華泰證券:看長做短,維持紅利+科技+內需的啞鈴型配置
華泰證券表示,大勢上,結合信用週期指引與財報線索,A股仍處於庫存週期弱企穩,產能週期繼續出清的階段,向上彈性待改善。同時,政策抓落實、穩預期,支撐風險偏好,市場或處於“上有頂、下有底”的狀態。風格上,中期維持紅利+內需+科技的啞鈴型配置,做多波動率。具體擇線上,紅利內部,國有行、水電等運營性資產仍是底倉。科技和內需強調左側思維,科技內部,AI 和軍工電子若調整仍可中期佈局。內需內部,三個篩選條件:1、供給收縮有約束;2、政府支出受益;3、人民幣升值受益,建議超配航空、飲料乳品等。
中信建投:大廠推進與機器人企業合作 有望進一步加速人形機器人商業化落地
中信建投表示,華爲、騰訊等巨頭積極推進與機器人廠商的合作,依託其在應用場景、AI基礎設施等多維度的能力賦能機器人廠商,助力模型訓練、提高研發效率、開拓應用場景等,有望進一步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落地,看好大廠合作賦能後機器人廠商的發展。中證指數公司發佈科創創業機器人指數,首批樣本名單涵蓋34家公司。預計未來市場將有更多資金流入機器人板塊,尤其是被動管理型產品,有助於板塊行情繼續。堅定看好具身智能方向,包括人形與非人形,建議不拘泥於“人形”深度挖掘“AI+機器人”的投資機會,諸如外骨骼機器人、靈巧手、傳感器、機器狗這幾個方向,都不以人形的放量爲必然前提,且能夠有持續的數據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