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局下 賴執政週年的挑戰
(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總統就任將滿週年,面臨美國川普總統關稅政策帶來全球經濟與金融的震盪;賴總統雖即刻提出五項策略因應,並由國安會及行政院籌組經貿談判小組,指派鄭麗君副院長等與美國就臺美關稅、經貿與半導體高科技產業合作進行實體磋商。賴政府的積極負責反應與行動值得吾人肯定。但社會大衆對美臺未來經貿關係及臺灣未來經濟發展仍充滿不確定性和疑慮。尤其臺灣核心競爭優勢半導體產業、臺積電1650億美元鉅額對美投資,並將3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及研發中心轉移至美國亞利桑那州,及美國仍對臺課徵高額32%對等關稅,對臺灣整體出口產業及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面影響。近日臺幣兌美元匯率的大幅升值,亦是社會關注的另一重大議題。
值此鉅變形勢,臺灣政府難再以印太戰略架構與安全事務上「負責任的參與者」及「民主同盟夥伴」自居,而是必須在臺海軍事安全負起川普政府認爲該承擔的角色與責任,包括提高2倍國防軍事支出到GDP的5%以上,提升戰爭防衛能力及增加購買必要的軍事設備。
在半導體產業上,臺積電等相關企業努力建構具全球競爭力的供應鍵,卻被視爲臺灣對美的「產業偷竊」,並將盡一切方式、縱使不合理也須強制移回美國;尤其是3奈米以下的先進製程。面對川普多次無理的宣示性談話,民進黨政府必須結合整體社會、產業及朝野政治力量,明確在美臺經貿談判站穩立場、捍衛國家經濟利益,尤其是代表臺灣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的企業利益。
川普帶來的國際政治劇變與經貿震盪至少4年,並不算短。臺灣要維繫國家發展及政治穩定,必須更加強化固有的兩大支柱:一、全方位加速產業轉型(智慧、數位、資訊及資安、Al等)、增強產業競爭優勢。二、持續維繫穩定和平的兩岸關係。
在維繫穩定和平的兩岸關係方面,挑戰與困難是明顯而艱鉅的。在中共將臺海內海化、海空軍繞臺軍演及共機飛越海峽中線常態化,加上海警部隊非軍事灰色衝突事件增加。臺灣國安機構及國防軍事單位,必須慎防任何臺海灰色衝突導致擦槍走火或彼此誤判的可能。鑑於川普在俄烏戰爭偏坦侵略者俄羅斯,反倒指責被侵略方烏克蘭的經驗,臺灣必須一面應對中共不斷軍事壓力測試及灰色地帶侵擾,也要避免被川普批評爲臺海和平的挑釁者。因此,賴總統更應在緊張的國內外局勢下,展現維護臺海和平現況的決心和戰略定力,預防並剋制可能的衝突,展現緩和、穩定臺海和平的積極負責態度。
川普政府政策反覆變動,國際政經局勢隨之劇烈變化。賴總統可在國安會、行政院之間建立專責的應變機制,以國家領導人的高度,對經貿與安全事務的變化做出即時研議討論,在最快時間內做出最適決策。(作者爲前海基會董事長、民進黨創黨工作小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