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麥吐司「不是人人能吃」醫警告1類人小心:害動脈鈣化

腎臟病患者不建議食用全麥吐司,可能造成高磷血癥,增加腎性骨病、動脈鈣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全麥吐司和白吐司相比,含有更多的纖維、升糖指數也相對來得低,不過醫師林軒任指出,全麥吐司不是人人都適合吃,腎臟病患者吃多可能造成高磷血癥,增加腎性骨病、動脈鈣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腎臟科醫師林軒任在臉書粉專指出,全麥吐司纖維多、GI值低,比白吐司相對健康,對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患者或想減重的人較爲友善,且膳食纖維還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全谷攝取與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

林軒任表示,全麥吐司由全麥麪粉製成,保留小麥麩皮和胚芽,但也代表着磷含量較高。每100克的全麥麪粉,就含有200至300毫克的天然磷,加上市售吐司常添加磷酸鹽作爲膨鬆劑或防腐劑,導致磷含量再往上增加。

林軒任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因腎功能下降,無法有效排除體內多餘的磷,增加高磷血癥風險,這是慢性腎臟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尤其是第三期以後的患者,每天的總磷攝取量更應該控制在800到1000毫克間。

林軒任表示,高磷血癥的症狀包括皮膚搔癢、倦怠、肌肉痙攣等,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會干擾鈣代謝,導致副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進而引發腎性骨病變、骨質疏鬆,更可能會提高動脈鈣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食用大衆口中的「健康食物」前,也得留意自身健康狀況。

營養師高敏敏曾PO文指出,真正「符合全麥比例」的全麥麪包,口感是比較粗、不軟綿的,很多假全麥麪包,是用白麪粉再回添麩皮製作而成,少了最珍貴的胚芽,多了焦糖色素、糖漿、添加物。巴黎藍帶主廚莉雅也曾在節目上表示,許多市售全麥吐司加了大量的糖與油去製作,看似健康,實則是高糖炸彈,就像吃了「加了油與糖的糙米飯」,過於柔軟蓬鬆、按壓後不會回彈,就要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