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地商家僅4成 高雄原駁館遭點名改善

高市原民會在駁二特區建立「原駁館」,打造第一個原住民主題店家,但館內進駐業者中,並非都是在地商家。記者宋原彰/攝影

高雄市原住民委員會爲推動在地原住民產業發展,5年前在駁二特區打造第一個原住民主題店家,推出「原駁館」品牌,但審計部發現,去年館內進駐47家業者,僅4成是高雄在地商家,且原駁館店家在電商平臺、市府活動出現頻率低,質疑未注重高雄原鄉品牌發展。

原民會表示,目前原駁館已與27家業者簽約,其中23家爲高雄業者,比例提升,營收近80萬元,9月預計再與5業者簽約。另解釋,LiMA原選線上購物網是由中央原民會管理,市府未來會聯繫中央,廣邀高雄業者進駐購物網專區。

原民會2020年建立原駁館品牌,在駁二特區打造原住民主題店家銷售原鄉商品,將人潮引流至原鄉部落,帶動原民經濟,場館也結合中央LiMA電商平臺,協助原住民拓展商機。2022至2024年,營收分別爲125萬元、256萬元、209萬元,今年至8月已累積營收214萬元。

不過審計部發現,原駁館進駐業者中,高雄在地業者佔比偏低,且未依計劃建置高雄市三原鄉主題商品和旅遊專區,不利發展在地原民經濟。此外,原駁館運用中央LiMA原選線上購物網電商平臺,串聯線上、線下銷售通路,但資源整合不夠完善。

高市原民會主委阿布斯表示,目前原駁館已設置三原鄉主題專區,將輔導業者設計品牌LOGO,架設原駁館LINE帳號進行線上導購。今年也申請前瞻建設經費437萬元優化原駁館,計劃在館內打造閱讀、咖啡、原鄉音樂的沉浸式空間,強化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