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疫情升溫 廣東開啟為期一週大滅蚊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爲儘快阻斷疾病傳播,廣東全省全民總動員於本週開展爲期一週的集中滅蚊行動。(圖/取自央視)
廣東省屈公病疫情嚴峻,確診病例早已超過4,000例。7月20日至26日,短短一週時間,全省新增本土病例就高達2,940例。爲儘快阻斷疾病傳播,廣東全省全民總動員,於本週開展爲期一週的集中滅蚊行動。
新華社報導,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7月31日至8月1日專程前往廣東調研屈公病(陸港稱「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工作。他要求壓緊壓實各方責任,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切實保障好人民羣衆身體健康。
對於廣東此次全省滅蚊行動,央視報導,位於中山市的黃圃鎮,每晚6時,各家各戶相約一起點燃蚊香,當地志工表示,這個時間是黑斑蚊活躍的高峰期,大家一起點蚊香,可以把蚊子從家裡趕出去,再配合外圍的集中消殺,就能最大限度殺死蚊子;此外,家裡的馬桶、花盆、飲水機托盤、室外的窪地,但凡容易積水的,都「翻盆倒罐」排查清理,一併消滅黑斑蚊的卵和幼蟲。
對於滅蚊,廣東省也運用科技力量協助,比如對於屋上的積水,有無人機「助陣」。一旦發現積水點,就有工作人員上去排查,既節約人力,又提升效率;廣東省衛健委、省疾控局等多部門與南方醫科大學合作研發「電子哨兵」,科研人員在裡面放置模擬人體氣味的誘蚊劑,吸引黑斑蚊「上鉤」將其撲殺的同時,還能實時監測該位置的黑斑蚊密度。一旦升高就立即發出預警。
此外,廣東省部分地區也以生物防治手段滅蚊,比如在佛山的部分水體中,城管部門投放了5,000多條據說能吃蚊子的「滅蚊魚」。甚至有民衆直接在網路上購買數條,養在自家魚缸裡。不過專家提示,這種做法對於滅黑斑蚊效果有限。
爲了加強防蚊意識,廣東省中山市坦洲鎮的民衆還把「防蚊滅蚊」知識唱成一首歌。「清源斷水第一條,發現積水全清掉,花壇綠化積水器,杜絕蚊蟲產毒苗」歌詞朗朗上口,讓防蚊成爲簡單易懂的口訣。
另,中通社指出 中國北方省份近日也出現白紋伊蚊(斑蚊),這種蚊子是屈公病的傳播媒介之一。但專家指出,北方地區雖然已發現白紋伊蚊,但傳播風險相對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