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公病流行!順德一村通知全村準時在家點蚊香 網友:蚊無處可逃

7月23日,莘村村委會入戶宣傳檢查,緊盯居民水生植物及積水,指導定期換水清理。(微信公衆號@北滘鎮莘村村民委員會)

大陸廣東佛山錄得的基孔肯雅熱(又稱「屈公病」)病例已突破3000宗,疫情主要集中在樂從鎮、北滘鎮、陳村鎮。

7月23日,北滘鎮莘村村民委員會發布「重要通知」,要求全體村民配合於下午6時正同時在家中點蚊香,村委同時安排戶外消殺。

7月23日,北滘鎮莘村村民委員會發布通知,「請全體村民配合於今天下午6點一起在家中點燃蚊香,同時村委將安排戶外消殺同步進行,共同做好殺蚊滅蚊行動」。

莘村村委會呼籲全體村民共同參與,翻盆倒罐清積水,並倡議要在家庭住所中安裝完好無損的紗門紗窗、休息時掛蚊帳等防蚊措施;室內使用電熱蚊香片、蚊香、電蚊拍或持效性長的殺蟲劑等殺滅成蚊。

基孔肯雅熱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在廣東主要是通過白紋伊蚊叮咬傳播,全球已有過百個國家報告病例。

基孔肯雅熱典型症狀包括髮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無特效藥物,採取對症治療。2010年廣東首次報告本地蚊媒傳播病例,近年雲南、福建亦有小規模病例,但未達佛山此次規模。

基孔肯雅熱與登革熱均是透過伊蚊傳播,防控措施同樣是滅蚊、清理孳生地和做好個人防護。不過,基孔肯雅熱潛伏期短,傳播速度比登革熱快兩到三倍;雖然兩者症狀相似,都有發熱、皮疹症狀,但登革熱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關節痛,基孔肯雅熱是小關節疼痛明顯,個別患者持續時間較長。

網友看法:

延伸閱讀:

屈公病/專家:通常5至7天痊癒 預防關鍵有三點

屈公病/佛山病例增至3195宗 國家疾控局:形勢還相當嚴峻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