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陷入曝險渠道 蘇俊賓籲政府應整合資源、打破犯罪循環

▲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今天出席行政院會,針對內政部提出青春專案專題報告,建議公部門應整合資源打破犯罪循環。(資料照/行政院提供)

記者沈繼昌/桃園報導

行政院會今(3)日召開院會討論暑期青少年保護措施,由內政部、教育部針對青春專案輔導關懷及查緝重點進行報告。桃園市副市長蘇俊賓表示,針對計劃項目中的組織犯罪、毒品、和詐欺防制,站在曝險少年立場上,會走入曝險渠道,面對共同難題都是「金錢誘惑」,進而走到犯罪循環,要讓青少年從犯罪循環脫離,關鍵是能不能讓青少年能接收到公部門投入資源,培養過渡到正常就業的循環。

蘇俊賓指出,少輔會開案的少年,有極高比例都是家庭功能不健全、且在教育體系下無法確實覆蓋到,這些青少年缺乏培訓,但需要一份工作,常會被不法集團利用,造成無法彌補缺憾。犯罪循環與就業這兩個循環之間是存在競爭關係,但很遺憾現階段兩邊能量完全不對等,持續犯罪循環比例明顯偏高,是時候檢討現有的資源分配方式。行政院應該整合各部會,尤其是勞動部、教育部、退輔會職業訓練等等資源都應該多點投入,透過教育單位或者少輔會系統,讓真正需要的青少年可以獲得資源。否則,暑假期間開再多班隊,儘管立意良善,實際上是無法真正接觸到該接觸到的青少年。

蘇俊賓舉例,桃園市今年推出「未來工匠崛起培育計劃」,嘗試面對此問題,經多方努力,有14個商家願意跟市政府合作,媒合高風險青少年接受水電、美容美髮、木工等職訓,以師徒制方式訓練,並提供津貼補助。先前共媒合14位參加,目前雖然僅四位穩定培訓,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過程中,其實可以發現這樣的工作難度遠高於傳統職業培訓及就業輔導工作,絕對需要更多輔導員和更大的能量投入才能夠有效。

蘇俊賓認爲,進入到矯正教育的少年,我們應該以同樣思維,以教育輔導爲主軸,前桃園矯正學校正鼓勵這些少年利用在校期間攻讀學業取得證照,現在已有四分之一的少年取得一張專業證照,校方也說本月考試後可能會有10位取得兩張證照以上,對於步出校門後穩定就業避免再犯確有極大助益。

據桃園市少輔會司法後追統計,在矯正教育出校後持續追蹤再犯率,去年前三季仍發現約有63%少年有再犯罪現象,今年預估將稍緩,有機會降到60%甚至以下。呼籲各部會,尤其是勞動部、教育部、退輔會等單位資源都應該多點投入,包含矯正教育的專業技能訓練,或是在少輔會體系加入勞動部、退輔會的職訓資源,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解決這些少年在受訓時的經濟困難,就有機會打破既有的犯罪循環。

針對蘇俊賓所建議,勞動部長洪申翰表示將與法務部與教育部持續研議加強高關懷少年的職訓輔導工作。行政院長卓榮泰則持肯定態度,強調中央將支持具體、可執行的地方創新方案,攜手強化青少年保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