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崗「產業園區」再申請 環團籲退回

中部環團與時代力量臺中黨部昨天赴中市府抗議,要求退回通和產業園區開發案。圖/監督施政聯盟提供

臺中清泉崗機場附近有近20公頃土地,3年前有民間企業申請開發爲「清泉崗產業園區」,遭市府駁回,去年再提出申請,易名「通和產業園區」,目前進入環評程序。環團表示,該地屬農業特定區,也是石虎棲地,又鄰近軍事用地,要求市府退回申請。

市府環保局迴應,該案2022年已駁回一次,民間企業再提出環評申請,環保局依法審查,今年6月12日完成第二次專案小組審查,環評委員要求開發單位9月12日前補充意見,若屆期尚未補正,將駁回申請;都市發展局與經濟發展局表示,目前還在環評階段,若環評通過,纔會就各自管轄業務審查。

監督施政聯盟、臺灣生態協會、臺灣護樹協會等環團與時代力量臺中黨部昨天上午到臺中市政府前抗議。

監督施政聯盟執行長許欣心表示,3年前的「清泉崗產業園區案」有國安、環保與水權等疑慮,遭到經發局退件、環保局終止環評,沒想到業者仍不死心,硬要開發。

許欣心指出,通和案的開發範圍有96.3%是農牧用地,只能從事農業,不可開發爲產業園區,此外開發基地位於市府公告的石虎熱區內,環評卻沒有外聘石虎專家參與,要求環保局退件。

環團表示,該地有臺灣特有亞種環頸雉與一級保育類動物石虎出沒,若貿然開發會破壞動物棲地,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已明確表示不建議開發,呼籲市府負起監督責任。

當地居民則說,通和產業園區開發案可能讓污水滲入地下水和五福圳,影響附近灌溉水質。環團指出,既然該地的國土功能分區是農發三,就應該發展農業,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時代力量臺中黨部批評業者重提申請是「借屍還魂」,強調該區的軍事敏感性,不僅涉及國軍陣地禁限建管制,還有電磁波干擾、潛在光害乃至資訊泄漏等問題,任何開發都不能以犧牲國安爲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