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工坊”織就美好生活 井陘礦區黨建引領“微工坊”拓寬羣衆增收路
在井陘礦區礦市街道“巧手工坊”裡,穿珠、繞線、包裝等工序有條不紊。仔細瞧,做工的大多是退休後想找點事做的叔叔阿姨,還有爲了兼顧家庭與工作的全職媽媽。這個由街道黨工委精心打造的創收平臺,正成爲撬動居民增收的“金鑰匙”。
今年以來,井陘礦區礦市街道以黨建爲引領,通過盤活閒置民房、廠房等資源,創新搭建“巧手工坊”就業平臺,幫助退休職工、全職媽媽、殘障人士等有需要的居民實現“守家就業”,進一步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從前圍着竈臺轉,如今在家把錢賺,顧家增收兩不誤。”全職媽媽王宏的感慨,正是“巧手工坊”帶給居民生活變化的真實寫照。
該區礦市街道黨工委書記楊立惠介紹,在平臺搭建過程中,街道藉助“數字礦市”智慧平臺、居民議事會等線上線下多元渠道,精準對接各方需求,構建起“黨組織統籌、內外資源鏈接、居民力量共同參與”的運行模式。社區黨組織化身“就業紅娘”,一端緊密銜接企業訂單需求,另一端精準對接居民就業意願,成功打造出“企業派單——社區接單——志願者送單——居民做單”的閉環服務鏈。
值得一提的是,“巧手工坊”貼心設置了“集中做工+居家生產”雙模式,工資結算採用按件計酬,居民可依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安排工作時間與地點。選擇居家做工的居民,僅需通過微信羣報單,社區志願者便會及時上門配送手工原料、回收手工成品。同時,“巧手工坊”還定期組織開展篩瑕、穿珠等實用技能培訓,更好地幫助居民掌握增收“硬本領”。
“我現在每個月都能通過‘巧手工坊’賺到一筆滿意的收入。”居民毛美娥開心地說,“感謝社區爲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平臺!”
從閒置空間到增收平臺,從就業困局到就業良方。“巧手工坊”不僅爲居民們提供了增收致富的“金鑰匙”,更激活了社區治理的“一池春水”。截至目前,“巧手工坊”已孵化120餘個家庭代工點,累計完成訂單4000餘件,爲困難羣衆創收15萬餘元。(記者 杜倩倩 通訊員 史曉莉 趙旖旎)
來源:石家莊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