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僵局難破解?法官巧調解讓勞動者解“薪”愁

近日,西安市鄠邑法院成功調解兩起勞務合同糾紛案件,不僅爲勞動者追回了被拖欠的工資,也爲經營困難的企業緩解了即時付款壓力,實現了雙方利益的平衡。

藥房欠薪引糾紛 員工起訴討公道

2024年12月,迎春藥房先後僱傭張明和張月爲店員,從事銷售工作。入職時,雙方並未明確約定業績考覈標準,藥房初期尚能按時發放工資。然而,2025年2月起,藥房經營陷入困境,開始拖欠員工薪資。多次討薪無果後,張明和張月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

經調解,迎春藥房法定代表人劉凱向二人出具《工資欠條》,承諾了付款期限。期限屆滿後,劉凱仍未履行付款義務,二人便將劉凱起訴到法院,要求劉凱支付二人勞務費共計1萬餘元。

法官巧調節 兼顧雙方利益破僵局

案件受理後,承辦法官魏阿英第一時間與雙方取得聯繫,深入瞭解案情。經過溝通發現。被告劉凱並非惡意拖欠工資,而是門店經營困難導致暫時無力支付。

瞭解到實際情況後,承辦法官決定組織雙方進行“面對面”調解,力求兼顧雙方利益,妥善化解矛盾,讓勞動者能順利拿到應得的報酬。

調解過程中,張明情緒激動地表示“我家孩子馬上要上初中,正是急用錢的時候,必須馬上還錢!”

另一邊,藥房負責人劉凱無奈地說:“不是不付,實在是現在門店賬戶上真的沒錢了,現在租約到期,店也開不下去了。”原告要立刻拿錢,被告求寬限時間,雙方爭執不下,現場氣氛一度緊張。

眼看雙方當事人就要“撕破臉”,魏阿英迅速化身“和事佬”,耐心安撫雙方情緒,採用背靠背的調解方式,推動矛盾有效解決。一方面,魏阿英向藥房負責人劉凱詳細闡釋了拖欠工資需承擔的法律責任,告知其勞動者對於工資的急切需求以及法律對於欠薪行爲“零容忍”的態度;另一方面,與張明、張月溝通,說明被告面臨的實際困境。

達成還款協議 當庭兌現獲滿意

經過多次溝通,張明、張月理解劉凱難處,同意分期還款的方案。最終,雙方達成在一個半月內分四期支付的調解協議。

“本來以爲要打場‘持久戰’,沒想到法院這麼快就幫我們就解決了難題,這樣的結果我們很滿意!”張明、張月當庭收到首筆款項後當即撤回起訴。(文中當事人及門店名字均系化名)

(中國日報陝西記者站 秦峰|雷虹 張海珊)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