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薪難解 勞團促徵才薪資全揭露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決議明年最低工資漲3.18%,月薪從新臺幣2萬8590元調高到2萬9500元、時薪從190元調漲到196元,後續將送行政院覈定。圖爲世貿一館舉行的美容展,工作人員忙着幫顧客結帳。(趙雙傑攝)

勞動部近年連續10次調升最低工資,月薪漲幅達47.4%、時薪更達63.3%,但與此同時,全國勞工薪資上漲幅度,從2016年1月至2025年1月薪資漲幅僅有21.25%,卻遠遠不如最低工資漲幅。有勞團呼籲,應透過薪資透明化如免除薪資揭露門檻等,更應檢視《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加薪抵稅成效,長期則要推動勞動教育、工會增加勞工議價能力。

行政院曾研議要把一定薪資門檻納入上市櫃公司申請許可審覈,並要求從年度盈餘提撥一定比率,爲基層員工調薪或分配酬勞;薪資揭露門檻提高從現行4萬元調整至5萬元等。但目前多數僅止於行政指引,仍未達修法階段。

臺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表示,近年最低工資調整對於如青少年等時薪族,或是領取工資爲最低工資或接近最低工資的人有明顯作用,但對於其他族羣則無顯著協助,呼籲應比照其他國家要求徵才薪資全面揭露,提供薪資分佈級距。若勞工發現自身薪資若位於較低級距,僱主又無法妥爲說明時,就會構成歧視。

全國產業總工會理事長戴國榮則認爲,行政院推動勞務承攬薪資應爲最低工資1.1倍、金管會審覈上市櫃公司基層員工薪資也要達一定水準,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加薪抵稅通過後,更要好好地檢視相關成效。至於過去常用的公務員調薪、最低工資調整,也難吸引民營企業跟進爲非邊際勞工調薪。

他呼籲,應要推動《勞動教育促進法》讓勞動觀念從小紮根,僱主也纔會體會勞工感受,更要讓工會發展專業化強化勞工議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