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移居海外 臺灣低薪更難解

學者指美國對臺灣課32%關稅,預期將對出口、投資以及勞動市場造成衝擊,尤其是當許多高薪的科技新貴轉進美國等其他地方,臺灣的低薪問題將更難解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將對臺灣加徵32%對等關稅,超出臺灣行政單位原先的情境假設,學者坦言,看到美國認爲臺灣課了64%的關稅也覺得很誇張,但如果最後落實課徵32%關稅,預期將對出口、投資以及勞動市場造成衝擊,尤其是當許多高薪的科技新貴轉進美國等其他地方,臺灣的低薪問題將更難解決。

中央大學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目前對等關稅對半導體、藥品豁免,但是半導體供應鏈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涵蓋消費性電子產品、AI伺服器、汽車等,只要關稅針對的是終端產品,從經濟理論來看,所有零件都會部分承擔,而臺灣以出口爲導向,影響層面非常大。

吳大任指出,此次增徵的關稅,貿易順差可能佔大部分的扣分項,像越南被課徵46%,主要原因也是貿易順差比臺灣還要大,而在課徵高關稅後,終端產品的需求一定會下降,因爲售價會提高。

首當其衝的就是出口,其次是影響投資,因此一定會影響經濟成長。吳大任強調,第3大影響就是勞動市場,企業在面臨高關稅移往當地生產,這些廠商都是提供高薪的工作機會,也會把臺灣的高階主管、工程師帶過去,相對的臺灣高薪工作就會減少,勢將讓當前低薪問題更難解決。

依主計總處統計,我國家庭財富分配從30年最富20%、最少20%差距的16.8倍,暴增至近年的66.9倍,財富差距持續拉大。另今年農曆年節落在1月,上班族年終獎金入袋,主計總處最新公佈數據顯示,受僱員工平均總薪資衝破11.3萬元,其中,金融保險業1月總薪資逼近30萬元,科技類的電腦電子光學制品製造業以17.9萬排名第二,而電子零組件製造業也以16萬緊追在後,反觀住宿餐飲、其他服務業1月含年終獎金、總薪資分別僅有5.4萬元、5.9萬元。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指出,川普對臺灣的對等關稅忽略臺灣的貿易順差,幾乎都是協助美國高科技供應鏈的重要資源;而臺灣長期以弱勢臺幣支持出口產業,在面對外需鉅變,應該要檢視匯率政策,並擴大內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