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薪資談判比在臺灣更複雜!達人分享「2實用工具」助瞭解平均薪水

示意圖/ingimage

在海外求職過程中,薪資談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它不僅反映了你的自我價值認知,也可能決定你在新國家的生活水準。

海外薪資談判可能會比在臺灣更爲複雜,但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和研究,你就會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進退,這邊是我在進行海外薪資談判時的一些心得和小技巧:

A市場研究:

使用像是Glassdoor、Payscale等工具,研究類似職位在目標國家的平均薪水。這不僅幫助你瞭解行業標準,也爲你在談判中設定合理的薪資預期提供了數據支持。

B評估總體福利:

本文出自《我28歲,領世界級薪水》

RSU(Restricted Stock Unit,限制型股票,在滿足特定條件之前無法出售),有些公司什麼都沒有,在評估整體薪水時不要只看月薪。

C開場白的重要性:

我做了一些市場研究,發現類似職位的薪資範圍大約是X到Y。基於我的經驗和行業標準,我希望能在這個範圍內討論我的薪資。」

D表達彈性:

例如,你可以說:「我對薪資有一定的彈性,願意根據職位的具體要求和公司提供的其他福利,來考慮整體報酬。」

E準備應對反駁:

F最終確認:

海外求職旅程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不要想成只是面試一個工作就結束了,每次面試後都可以回頭看看自己準備的素材是否需要修正、面試時哪邊講得不好、哪邊的故事說得有問題,就像做產品設計一樣,我們必須時時去優化自己的履歷跟作品集,等到機會來臨時纔不會手忙腳亂。

(本文出自《我28歲,領世界級薪水》作者:曾韻如)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