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型新里程-二代企業家傳承的兩難與契機
企業家二代傳承之路乃挑戰與機遇並存。「守成優化」與「創新轉型」非對立,而是企業不同階段的動態平衡。圖/本報資料照片
作爲輔導二代企業家的業師,我長期觀察並深知這一羣體所肩負的獨特使命與挑戰,他們不僅承襲了父執輩的成就與榮耀,更被賦予了引領企業邁向未來的重任。在企業傳承的路上,他們常面臨一個核心的策略抉擇:究竟是選擇「在既有基礎上精益求精」;抑或是「大膽開闢全新賽道」?兩種看似對立的選項,實則是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與外部環境下的生存智慧。本文將以個人長期輔導經驗,剖析兩種模式的權衡選擇基礎,並闡述「外來內行人」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該「守成優化」抑或是「創新轉型」?在選擇之前,企業二代可以從內外部環境進行全面評估。在內部環境評估上,可以從企業體質、核心競爭力、組織文化、人才與財務狀況進行評估。若企業市場穩固、現金流健康、營運成熟且內部對變革接受度低,則「守成優化」較爲穩妥;反之,若業務面臨瓶頸、技術落伍、組織僵化或財務不佳,則「創新轉型」更爲迫切。在外部環境評估上,則應聚焦在產業發展趨勢、競爭格局、新技術與消費者行爲。在市場穩定、競爭清晰、技術迭代緩慢的環境中,「守成優化」能鞏固優勢。
然而,當產業面臨顛覆性衝擊、新興競爭者涌現、市場需求快速變化時,「創新轉型」則成爲企業求生與發展的必然。
兩種策略,本質上是對「風險」與「機會」的權衡,以及對「延續」與「突破」的追求。二代企業家需精準判斷企業所處的「時」與「勢」,方能做出最符合長遠發展的戰略選擇。
■外來內行人:傳承路上的關鍵催化劑
無論「守成優化」或「創新轉型」,二代企業家在傳承中都可能面臨視野盲區、經驗不足、內部阻力。此時,「外來內行人」的角色尤爲重要。他們是具備豐富行業經驗、專業知識,但又保持客觀獨立視角的外部專業人士。
首先來談談爲何需要「外來內行人」?它其有四大作用:一、提供客觀獨立視角:善用「外來內行人」可避免企業內部「路徑依賴」與「情感包袱」,提供客觀分析與建議。二、引入專業知識與經驗:適合的「外來內行人」可以彌補企業內部在特定領域,如數位轉型、全球化佈局等能力不足之處。二、促進變革與決策:「外來內行人」 作爲中立第三方,可以有效協調內部衝突,進而推動困難決策落地。四、作爲二代的導師與支持者:「外來內行人」能提供經驗傳授、策略指導等支持。
■傳承是藝術,更是科學
企業家二代傳承之路乃挑戰與機遇並存。「守成優化」與「創新轉型」非對立,而是企業不同階段的動態平衡。成功傳承常是兩者結合:守核心優勢,求創新突破,適應變化的商業環境。
以輔導經驗之寡見,深信二代企業家們不僅要具備承擔壓力的勇氣,更要有洞察趨勢的智慧、整合資源的能力,以及擁抱變革的胸襟。善用「外來內行人」這股外部力量,將能爲他們的傳承之路提供寶貴助力,共同成就企業永續發展的宏偉藍圖。傳承不僅是家族的延續,更是企業精神與創新基因的傳承,這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需要科學方法與策略指引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