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傳承-家族企業繼承人的優越感與壓力

在臺灣,家族事業的傳承尤其深具意義,因此家族企業繼承人面臨着多重挑戰。圖/摘自Unsplash

管理家族企業向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於接管家族事業的企業家來說,繼承的問題更是夾雜着上一輩的期望與情感。在臺灣,家族事業的傳承尤其深具意義,不僅是財富的延續,更是家族榮耀與社會責任的展現,因此家族企業繼承人面臨着多重挑戰。

■優越感反而成爲壓力

2024年《匯豐全球企業家財富報告》訪問全球近1,800名企業家,其中有64%的受訪企業家強烈認同或傾向認同他們的事業與生活密不可分,職業生活和個人生活已經完全交織在一起。

對於繼承人而言,家族業務控制權伴隨重大的責任和情感牽絆。他們對於維護家族名譽感到強烈的優越感,但同時也揹負達到期望和延續企業成就的壓力,並需面對建立個人身分認同的挑戰。壓力和優越感是一切的起源。

■傳承的心理鬥爭

考慮到這些壓力,企業掌舵人自然會反思:下一代是否真的有充足準備,甚至是否願意接管公司的重責大任?由於自己曾經承擔過滿足父母期望的責任,和管理企業的財務壓力,不少企業家開始思考是否要讓下一代順位繼承。我們的研究顯示,相比於創業的第一代企業家,繼承人普遍對此持有保留態度。

儘管如此,多數企業家對家庭和傳承持有廣泛的共識。78%的受訪者認爲,家族企業的傳承和維護家族光環非常重要,但對於如何繼承仍然抱持複雜的態度。許多人認爲,獲得信任去接管企業,不代表內心真正想要做,現今普遍對於把責任強加給下一代持有猶豫態度。例如,一半的受訪企業家表示,他們覺得接手企業是別無選擇,但這種使命卻阻礙了他們的職業發展。難怪44%的受訪者表示不希望下一代揹負相同的責任和壓力,而同樣比例的受訪者也認爲下一代應該追隨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受制於家族企業。

■建立正面家族文化

儘管社會上不存在單一觀點,但有一個共通點:傳承規劃經常被忽視。超過一半的受訪企業家往往因爲非常個人的原因,而延遲制定退位計劃。大多數人表示,事業象徵着他們的身分認同,即使只是考慮退出企業經營,這本身就是一大挑戰。許多受訪者表示,他們擔心喪失控制權和影響力,以及失去職業目標。

然而,證據顯示,企業掌舵人最終會爲未能制定妥善的傳承規劃而後悔。超過三分之一的退位企業家認爲他們本應更完善地制定後續計劃。

■達成傳承共識

要確保家族企業順利傳承的最理想方式,是與家族成員或利益相關人進行公開且坦誠的溝通,明確表達期望與抱負,並適當引入客觀的專業人士參與討論,資產管理市場樂見許多下一代領袖積極參與家族的未來。經驗顯示,時間是傳承成功的關鍵,及早規劃並在必要時尋求專業意見,能夠爲家族分憂解勞,企業掌舵人應持開放的態度探索繼承人在企業中可以擔當的不同可能性,謹慎作出適切的安排,無論家族過渡期的形式如何,充份的溝通是家庭關係和諧及長遠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