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傳承-善用五大傳承工具打造「不倒家族」

圖/本報資料照片

今(2025)年初行政院通過民法親屬編修正草案,放寬離婚條件贍養費的請求要件,不再只有「無過失」且由法官「判決離婚」才得以向對方要求贍養費。民法這項修法,使得結婚前的「婚前協議」相形重要,足以成爲家族財產一道防火牆。透過有效的婚前協議,可幫助夫妻雙方明確界定婚姻關係中各自的權利與義務,包括財產分配、債務責任、子女扶養權等問題,降低未來的法律糾紛與情感衝突。

在家族傳承議題,有許多不可忽視的傳承潛在風險,包括家族成員的健康、家族個人資產與企業資產混同、金融資產投資、婚姻失和、喪失控制權等諸多危機,尤其婚姻失和、繼承紛爭、個人健康等因素,皆是導致傳承出現困難與挑戰之原因。尤其對於跨國婚姻,婚前協議更可以明確規範準據法與管轄法院,若能提前規劃共同財產分配方式,可以保障雙方財產、降低離婚時的訴訟成本。

不過,籤婚前協議時需謹慎留意條款的有效性、財產製的選擇、是否需經公證、是否給雙方合理的審閱期間等,以避免婚前協議無效。

依現行法令,有五大傳承工具來強化高資產家族穩健傳承,這五大傳承工具除了「婚前協議」外,還包括:分年贈與、信託、保險、遺囑。 第一、「生前贈與」即是透過分年贈與妥善運用每年244萬元免稅額、較低稅率的贈與級距,享受節稅效益。此外,贈與仍需妥善規劃搭配其他傳承工具,來確保財富永續傳承。

第二、「信託」是依信託契約約定管理及運用信託財產,避免資產被任意移轉,並可指定財產用途。在信託機制中,他益信託可以預先做好傳承規劃,避免繼承紛爭及民法特留分限制,是兼顧保全與傳承的利器。

第三、可以藉由妥善「保險規劃」購買人壽保單,留意保單實質課稅態樣,即可享有合法節稅效益,但受益人須留意收到的保險金超過一定金額仍應計入「所得基本稅額」。

此外,保單具備質借功能、理賠金可即時保障遺族生活費用,以及可保全資產避免後代受益人婚變風險導致財富外流,以及具有預留稅源、保有資產控制權、指定受益人等優勢,使傳承規劃更全面。

不過提醒規劃保險時,需留意投保時要避免有帶病投保、短期投保、高齡投保、鉅額投保等情況發生,否則恐怕遭到國稅局按實質課稅原則計入被繼承人的遺產課徵遺產稅。

第四、「遺囑」可以搭配信託與跨國規劃,確保資產依照心願落實傳承。

第五、「婚前協議」是防範離婚帶來的財產風險,特別是家族企業經營者或有跨國婚姻者不可忽視。當被繼承人的遺產橫跨多國,使得繼承更加複雜,繼承人要成功達成跨國繼承,籤立跨國遺囑是關鍵工具,當被繼承人有多重國籍時可以指定其準據法、避免各國法令衝突,以及減少爭產紛爭、維護家族間感情。

但是跨國遺囑需特別留意遺囑的合法形式及有效性、明確各項遺產(動產、不動產)的準據法規,並充分了解各國繼承法的規定及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