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考照擬增「指差確認」 民團砲轟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上午在立法院舉行「駕訓考照應改革,交通部勿將民團當政策背書工具」記者會,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中)呼籲交通部審慎思量,勿將民間團體當成錯誤駕訓考照政策的背書工具。記者陳正興/攝影
交通部公路局規畫於六月二日起,在汽車路考新增「行人穿越道前未減速禮讓及未確實指差確認」,未落實一次就扣卅二分出局。不過行人路權團體、駕駛團體都持反對意見,質疑實際上路後難取締,且易影響車流及安全,實行指差確認作爲考試標準,恐淪爲形式。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林柏勳指出,「指差確認」適用於特定情境,在臺灣目前僅有軌道運輸,如捷運、高鐵,以及臺灣特定縣市的市區公車在應用,就連大型貨車駕駛從去年八月起也只需響應「轉彎暫停、安全再行」,並未全面強制指差確認,而在歐美等對駕駛行爲規範嚴格的國家,也僅有要求擺頭確認而已。
林柏勳表示,聯盟並不建議普通小客車全面實行指差確認並作爲考試標準,除過於形式主義,上路後難以取締,更容易影響交通車流及安全,建議應改爲在路口處及遇行穿線時,擺頭確認是否有行人準備過馬路,或確認視線死角等方式,來完善制度並保障行人安全。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表示,公路局上週召集民團針對駕照精進措施進行討論,當時聯盟提出駕訓改革建議,包含建立一般及高齡駕駛回訓制度、整合實體和線上課程、恢復舉發和違規講習、嚴格品管駕訓教練水準等。
至於「小客車指差確認」,陳愷寧說,不僅聯盟未提議,會中諸多民團也表示不同意見,然而雙方未有共識之下,公路局仍強行推出,質疑交通部倉促修法,將民間團體當成爲錯誤政策的背書工具。
臺灣數位平臺預約接送從業人員產業工會理事長李威爾說,未來汽車停路口要跟公車一樣,停下來進行指差確認,當然可以,但沒有意義,反而會造成交通阻塞,行人地獄還沒解決,還造成車輛地獄的情況。
李威爾強調,現在大部分司機都會讓行人,政府現在最該做的,應該是行穿線及號誌退縮、行人及車輛號誌分流等兩大精進政策,而非要求汽車考照增考行穿線前指差確認,「這根本是脫褲子放屁」。
公路局表示,規畫新增小型車道路駕駛考驗「未落實指差確認及口誦」扣分項目,主要是希望養成駕駛人行經行人穿越道前減速慢行、確實注意周邊視野、保障行人安全,考量外界意見分歧,將持續邀集相關單位進行研商,滾動檢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