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考指差確認就出局 挨轟草率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等多個民團與立委林月琴4月29日舉行記者會,批評交通部公路局制定政策草率,企圖把民團當背書工具。(陳祐誠攝)

交通部公路局4月25日邀集多個民團召開「精進駕照考前、中、後相關制度意見交流會議」,會後向媒體提及研擬6月2日起汽車路考增「指差確認」,未落實就直接出局,話題在網路上發酵。民團與立委29日舉行記者會,批評該訴求並未在當天會議結論中,質疑官方把民團當背書工具。

指差確認是一種「把注意力具體化」的手法,透過手勢、口令及目光,防止錯誤和遺漏,國內鐵路領域推廣最久,大客車近年也開始響應。但若要落實到小型車,恐對道路流暢帶來嚴重影響。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表示,25日會議中,聯盟提出駕訓教育改革建議,包括一般及高齡駕駛的回訓制度,整合實體與線上課程,並逐步恢復違規舉發、強化違規講習、駕訓班教練和講師資格要嚴格評估等。

她指出,當天有8個團體聯合提出建言給公路局,官員當晚卻直接向媒體透露,6月2日起普通小客車考試全面加入指差確認與行人停讓。

陳愷寧說,指差確認並沒有出現在會議內容,各團體也未提出,這並不是民間團體的共識,呼籲交通部不要再有這種倉促修法、便宜行事的動作。她也質疑,這麼愚蠢的規定,官方卻想要匆匆決定,還想拿民團墊背、背書,根本是「假以民團交流、行推鍋之實」。

該聯盟強調,行經路口指差確認只適用特定情境,加上執法困難,實務上不合理,目前沒有國家是強制要求小型車要做指差確認,僅要求擺頭。

長期關注交通議題、第四維度創辦人火花羅表示,光是汽車要落實指差確認就不容易,若未來還要推動到機車,試想「一個紅綠燈可以過幾臺車」?

立委林月琴說,記點制度大幅度緊縮、考訓過於簡單,甚至缺乏回訓制度,讓駕駛人管理流於形式,很難淘汰不適任駕駛,應檢討制度,逐步恢復違規舉發。

公路局迴應,4月25日會中的簡報內容,是針對近10年來駕訓考照制度規畫與執行情形的說明,包含部分執行中及研議中方案,目的在於收集多方意見,作爲政策制定與修正參考,該次會議並無要求民間團體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