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臺美尚未達協議關鍵 鄭麗君:爭取稅率不疊加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左)與政委楊珍妮等11日召開記者會,針對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進行迴應及說明。(陳君瑋攝)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召開記者會說明對美關稅。(張薷攝)

美國對等關稅上路,臺灣暫時性稅率爲20%,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證實,對臺課徵的20%關稅是疊加在原有稅率,意即「20%+N」引發爭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親上火線指出,臺美雙方目前正持續磋商中,未來不僅會爭取對等關稅與232條款一起談外,也會爭取不疊加的方式,並強調政府本應善盡說明職責,未來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各界查詢。

鄭麗君今率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行政院政務委員兼總談判代表楊珍妮、財政部次長阮清華、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勞動部次長李健鴻、農業部主秘林家榮親上火線召開行政院記者會,說明美國對等關稅相關議題及產業支持方案。

鄭麗君表示,美國對全球關稅已經上路,臺美磋商談判,適用4月的32%調降爲20%,重申這不是我們目標,臺美談判持續進行當中,後續持續爭取更好合理稅率,這是國人跟產業界期望,過去一週把握時間就後續談判準備,包括8月7日當天跟美方的視訊會議,上週四跟五連續2天跟美方視訊磋商。

鄭麗君說明,談判階段性發展,臺美歷經四輪實質談判、十次線上磋商,雙方肯認持續性進展,也達成共識,8月1日前達成協議,一定程度反映談判進展,雙方後續持續進行磋商,臺灣位於附錄一國家,美國財政部長8月7日提到,還沒完成談判的國家,10月底前完成。

鄭麗君指出,至於前一個階段談判,沒有所謂黑箱問題,國際經貿慣例就談判細節,不會完整對外說明,尤其許多國家跟美國有簽訂保密協議,在國會機密會議中也有出示這項協議。她說,院願意到立法院儘速到立法院報告,只要達成協議後文本也會送交國會審議。

針對關稅計算方式,鄭麗君指出,從美方4月公佈對等關稅以來,行政院曾對外說明,根據美方行政命令,我國輸美適用稅率是以MFN(最惠國待遇)再加對等關稅計算,談判期間,也就是原稅率加上暫行稅率10%,當前水五金中的水龍頭,原稅率爲2.6%,新稅率再加20%,就是22.5%。

鄭麗君說明,我國目前出口到美國農工產品的原稅率,目前平均稅率爲3.3%,工業產品爲3.1%,農業產品爲5%;若以農工產品原稅率佔「美國自臺灣進口金額級距比重分析」,工業產品多數稅率在5%以下,含括94.6%進口值,農業產品多數稅率在10%以下,含括83.3%進口值。

鄭麗君指出,經濟部國貿署8月5日曾舉辦3000位業者參與的線上說明會,8月15日還有第二場。她說,政府本應善盡說明職責,未來將成立線上專區,讓各界查詢相關資訊。

鄭麗君表示,談判並沒有黑箱,主要還是因爲臺美雙方最終稅率並未談妥,且雙方有簽署保密條款,未來談妥後,也會公開文本,也會向國人完整說明,此外對於目前對等關稅的計算方式大多是採疊加方式,除了歐盟以外,我方也會努力爭取不要疊加。

鄭麗君強調,臺美尚未達成協議是因爲時間因素,雖有進展但未進入總結性談判會議,另外則是臺灣爲美國貿易第6大逆差國,9成逆差來自半導體等電子零組件,涉及232條款調查,美方還在持續發展中,因此需要有更多時間溝通供應鏈合作,「後續就對等關稅、232條款供應鏈合作持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