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不會答應晶片55分 鄭麗君:爭取對等關稅再調降不疊加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對等關稅議題因美方表態要「晶片五五分」再掀關注。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今(2日)重申,「政府過去沒有做出這樣的承諾、未來也不會答應」,會以臺灣模式作爲跟美國談判的方案。另外,鄭提到,未來談判希望爭取「對等關稅再調降,且不疊加原稅率」、爭取232條款關稅的優惠待遇、希望美方提供有利企業投資的條件等。
針對美方談到「晶片製造五五分」的目標,鄭麗君重申,這次沒有談到五五分,政府過去沒有做出這樣的承諾、未來也不會答應。這也不是所謂的反擊,很清楚的說,美方希望提升本土晶片製造的能力、滿足美國本地的需求,這是美國的國安目標,但是我方有我方的產業戰略目標,希望在根留臺灣佈局全球的國際產業發展戰略目標下,雙方進行戰略合作,纔會建議以臺灣模式作爲跟美國談判的方案。
鄭麗君說,雙方的協商除了供應鏈的討論之外,也希望能獲得相關優惠待遇,第一,就是對等關稅再調降,且不疊加原稅率,雙方有觸及討論的目標,但這要待最後達成協議的結果。
第二,是要爭取232條款關稅的優惠待遇,包含半導體、半導體衍生品以及232條款已經公佈或是正在調查的,也都希望能一倂爭取。現在看到232條款調查項目陸續在增加中,也希望能進行整體性的溝通,希望能有更完整232關稅優惠待遇的討論。第三,希望美方提供有利於企業投資的條件,包含土地水電、簽證等。
最後,鄭麗君提到,看待臺美供應鏈合作,臺灣許多高科技產業已經是國際級的企業,其實也都在國際進行佈局,但也同時在增加在臺投資,包含均衡臺灣計劃、AI新十大建設等,都有許多投資計劃在臺灣進行。因此臺灣高科技產業擴展國際佈局,擴大對美投資,並不是臺灣供應鏈的移轉,而是臺灣供應鏈的延伸與擴展。
鄭麗君說,在臺灣企業擴大布局的同時,政府能做的角色就是協助產業鏈結資金、技術跟人才,也希望跟友好國家展開經貿合作,打造民主供應鏈的創新互惠合作,只是我方看到未來國際發展的戰略目標。
除了未來可以前瞻擴大在美佈局外,鄭麗君說,臺灣產業也同時擴大在歐洲、日本等國家的佈局,例如前陣子鴻海在法國跟達利斯公司展開在先進封裝測試以及衛星科技的合作。
此外,行政院長卓榮泰召集的經濟外交工作小組,也在小組內建構中東歐韌性計劃,希望在捷克、立陶宛、斯洛伐克等國推動半導體及電子製造等相關產學研合作,目前也在跟波蘭洽談相關合作,完善整個中東歐半導體生態系,搭配臺積電在德國的投資,形成歐洲的半導體生態系網絡。
鄭麗君強調,臺灣的高科技臺灣除了根留臺灣、持續投資臺灣外,國際佈局的同時,政府會善用政策工具協助產業,可以擴大在美佈局,達成臺美高科技未來的戰略伙伴關係,形成供應鏈的合作,希望以這樣的主張,在後續臺美談判中,獲取雙方的共識。
鄭麗君說,後續會秉持國家利益、產業利益與美方持續磋商。在供應鏈合作達成共識後,希望進入總結會議,達成臺美貿易協議,爭取對等關稅再調降、不疊加原稅率,也同時獲得232關稅的優惠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