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災後民衆用藥不中斷!綠委籲無人機送藥常態化 衛福部迴應了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鍾佳濱召開「偏鄉災後無人機送藥常態化 民衆用藥不中斷 」記者會。(圖/記者詹詠淇攝)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李坤城、鍾佳濱今(2日)召開無人機送藥常態化記者會,會中提出三大訴求,第一,未來除了在災害時使用無人機送藥外,衛福部應盤整全臺交通不便、易受災影響的偏鄉地區,並鼓勵縣市政府一同提出申請,以掌握各地醫療物資需求與配送困難;第二,衛福部與民航局應建立共同申請平臺,確保無人機送藥需求能即時處理,避免各單位各自爲政或流程複雜化;最後,無人機送藥的創新政策應納入醫院內檢體運送、離島醫療物資配送及長照服務,將長者與偏鄉居民納入服務範圍,逐步推動無人機送藥的常態化運作。對此,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迴應,明年度行政院無人機計劃將依循三大方向推動。

鑑於此次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導致當地多處交通中斷,李坤城表示,衛福部9月25日首度出動無人機,克服地形與交通中斷的限制,全程約3公里耗時僅3分鐘,藥品安全、完整地交付到居民手中,避免了因交通中斷而延誤治療的風險。此舉也被視爲臺灣偏鄉醫療與災害應變的創新示範案例。

李坤城指出,面對暴雨災情,衛福部8月3日起啓動無人機送藥「確保天災期間全民健康不中斷」可行性評估,除降低第一線醫護人員送藥風險,同時亦確保偏遠地區高齡長者與慢性病患者能夠獲得穩定治療,避免因用藥中斷而造成病情惡化。衛福部也已向常遭受天然災害的縣市政府偏鄉地區衛生局提供無人機緊急送藥機制資訊,包括需要完成收集天候、航道等參數,將試飛數據提供民航局取得飛行許可後,提出申請。

鍾佳濱也補充,目前《醫事法》與《藥事法》對藥品運送仍有明確限制,無人機航線需事先指定規劃航線,加上地方政府或醫療院所申請流程繁瑣,使得緊急醫療配送在實務上受到限制。且《無人機管理辦法》第33條第二項雖規範了災害應變期間的飛航管理,要求應聽從現場指揮官安排,但實務上許多緊急狀況並沒有明確負責人。

鍾佳濱舉例,如民衆被蛇咬,需要立即運送蛇毒血清,針對這類緊急情境,辦法雖已涵蓋災害以外的緊急事件,但實務上仍需有更明確的準則,因此建議衛福部與民航局應共同進行實務演練,確定在緊急情況下能建立快速通報流程,使醫療機構能立即向民航局請求無人機派遣,確保必要藥品能即時送達。

鍾佳濱建議,第一,執行運送的無人機必須爲合格航空器或經指定的專用機種,避免任何人隨意操作;第二,爲降低操作過程中的風險,應建立開放式公共意外責任險,確保在緊急醫療送藥過程中若發生意外,無論是操作業者還是醫療機構都能事先有保險保障,而不必臨時投保,以保障操作安全並簡化救援流程。

衛福部次長莊人祥迴應,明年度行政院無人機計劃將依循三大方向推動,首先,針對全國偏遠且容易交通中斷的航線,將進行完整盤點,並以「開口合約」方式提前規劃,確保在緊急任務發生時能迅速啓用;其次,計劃將建立跨部會成立線上指揮系統,從申請、起飛到降落全程紀錄,形成統一可視化平臺,提高作業效率與透明度。

莊人祥指出,第三,計劃聚焦創新應用,包括院區內醫療檢體的無人機輸送、山區緊急醫療物資運送,以及離島天候不佳時的醫療物資投送,並持續進行簡化流程以提高執行效率。

▼衛生福利部次長莊人祥。(圖/記者詹詠淇攝)

民航局副局長林俊良則說,針對災害應變期間,依據無人機管理辦法第33條,應變中心指揮官可在區域內協調無人機執行醫療運送,對於災害以外的緊急狀況,例如偏鄉血清或心肌梗塞自動電擊器的運送,則可由現場指揮官或合格醫護人員提出申請,但爲確保救難調度與救援直升機的安全一致,需要有航線上的規劃,未來會持續檢討申請覈准程序,以提升應變效率。

▼交通部民航局副局長林俊良。(圖/記者詹詠淇攝)

▲衛福部資訊處長李建璋。(圖/記者詹詠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