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公共運輸 37%未達標

爲照顧偏鄉居民就醫、就學等運輸需求,交通部推動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劃多年,不過根據審計部最新決算報告,列管的七十個偏鄉,仍有廿六個鄉鎮區公共運輸涵蓋率低於目標值;二九八個非偏鄉鄉鎮市區,也有一三○個未達偏鄉目標值,影響高齡與學童交通,要求改善。公路局迴應,將推動預約彈性服務並督導地方精進。

交通部推動「公路公共運輸服務升級計劃(一一○至一一三年)」,補貼偏遠路線營運虧損並推廣幸福巴士、小黃公車、噗噗共乘等,截至去年底,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達百分之九十四點三七。

不過審計部表示,七十個列管偏鄉地區中,仍有廿六個鄉鎮區未達標,佔百分之卅七點一四;二九八個非偏鄉地區,也有一三○個鄉鎮市區涵蓋率低於目標,佔百分之四十三點六二。其中甚至有四個偏鄉村裡、一百個非偏鄉村裡無公共運輸服務,因該地區高齡長者及學生人口比率較高,已影響日常就醫、就學需求。

此外,各縣市推動的幸福巴士與小黃公車,截至去年底,已有五三○條及一三二條路線,全年行駛逾廿六萬班次,但部分縣市如臺中、臺南、新竹、苗栗、雲林、嘉義、澎湖及金門等,仍出現平均客座利用率偏低,甚至空車行駛的情況。

公路局迴應,將持續朝轉型預約彈性路線方式服務,少數無公共運輸的區域,將持續與地方政府合作並協助輔導推動。針對部分地區幸福巴士或小黃公車客座利用率情形不佳,目前路線已有改善並持續列管中,後續將持續督導地方政府檢討精進。

公路局說,幸福巴士路線是依據實際居住人口的需求進行規畫,例如與文健站、國小、醫療院所等單位合作瞭解實際需求情形並規畫路線,未來也會定期滾動檢討路線營運狀況,並輔導地方政府調整路線或服務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