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砸逾2億!幸福巴士上路近9年 偏鄉公運覆蓋達94%
交通部選定公共運輸涵蓋率較低、傳統客運業者無服務意願的偏鄉地區優先推動幸福巴士。(蔡明亙攝)
交通部長陳世凱參訪屏東來義鄉幸福巴士運作情形。(蔡明亙攝)
交通部改善偏鄉基本民行,2016年起平均每年補助2至3億元,推動幸福巴士與幸福小黃,截至3月底,已自起初的10鄉鎮15路線,增加至186鄉鎮475路線,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從70%提高至94.37%。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2028年要達到鄉鄉有公車、公共運輸覆蓋率100%目標。
交通部公路局選定公共運輸涵蓋率較低、傳統客運業者無服務意願的偏鄉地區優先推動幸福巴士,委由地方政府或鄉鎮公所,以鄉鎮小巴或計程車等多元運具,以各地居民通行需求規畫運輸服務,首年於10鄉鎮推行15條路線,累計運量4.9萬人次,當年偏鄉公運涵蓋率僅70%。
公路局統計,截至今年3月底,輔導推動186個鄉鎮共475條路線,含62個偏鄉的240條路線,其中幸福巴士已通車90個鄉鎮共312條路線、幸福小黃已通車96個鄉鎮區共163條路線,全臺偏鄉公路公共運輸涵蓋率達94.37%,累計運量544萬人次。
公路局自2016年起截至去年底,總計補助幸福巴士約20億元,平均每年補助2至3億元。另據各縣市計劃,今年有明確規畫新增路線有5處,不過路線數會動態整並或優化,鄉鎮及路線數會有浮動情形,因此公路局推動目標以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爲指標,預計明年底可達95%。
近來彰化員林幸福巴士傳出招標不順,流標5次業者無意願投入,公路局強調,這並非向公路局申請幸福巴士計劃,爲當地自行命名爲幸福巴士,另考量偏鄉業者投入意願較低,因此已修法放寬經營門檻,除開放計程車客運業投入經營,當地社會團體或個人也可參與,甚至鄉鎮市公所也可自行經營,縣市政府有相當大的彈性空間自行規畫經營模式。
陳世凱說,幸福巴士核心是實現在地人服務在地人的人本交通精神,讓老、弱、婦、幼與行動不便者,都能享有安全、方便、友善的交通服務,2028年要達到鄉鄉有公車含幸福巴士、公共運輸覆蓋率100%目標。
公路局補充,目前全臺368鄉鎮,目前有366個鄉鎮有公車含幸福巴士,剩金門縣烏坵鄉、臺東縣綠島鄉沒有。
面對客運駕駛缺工潮是否影響幸福巴士營運?公路局說,正持續與客運業者研商解方,包括優化路線營運模式、檢討運價及提升駕駛薪資等,改善經營環境,另持續推動大客車駕駛徵才補助方案,與勞動部合作,吸引民衆及開放外籍人士投入大客車駕駛行列,挹注整體客運人力需求,會努力達成鄉鄉有公車目標。
對於改善偏鄉交通下一步,公路局提到,幸福巴士除持續於偏鄉地區推動新路線,提高偏鄉公共運輸涵蓋率外,未來爲確保路線符合民衆需求,將持續優化路線與提高彈性預約服務,並加強數位化預約模式提高搭乘便利性,另爲建構永續經營模式,將鼓勵偏鄉地區推動客貨共載及利用基本民行剩餘量能發展觀光路線、增加票收挹注營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