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六輕拖延啟用海淡廠每日不當得利數百萬 環團籲盡速啟用
環團指出,麥寮海水淡化的成本約爲取用濁水溪原水的4倍,臺塑用濁水溪原水自行處理的成本每噸約12元,海水淡化一噸成本約49元,價差高達37元,臺塑每日從中獲取10萬噸水,相當於每天就能淨賺數百萬元的不當得利。圖/監督施政聯盟提供
環保團體表示,臺塑六輕數度拖延啓用海淡廠,每年不當利得至少超過6億元,環境部卻僅裁處30萬元最低罰鍰,無法有效遏止臺塑的違法行爲,更未合理反映臺塑鉅額不當得利,以及外部化的環境與社會成本,明顯違反比例原則。今天環團共同舉辦記者會,要求經濟部和環境部應以六輕實際用水需求爲依據,並促使臺塑儘速啓用麥寮海淡廠。
臺塑麥寮海水淡化廠第三次展延申請未遭環境部受理,應於去年10月底前完工營運,卻拖延不完成剩餘不到4%的工程量,今年4月遭環境部依違反環評承諾開罰30萬元。關心六輕用水議題的環保團體今上午召開記者會,要求經濟部和環境部應以六輕實際用水需求爲依據,調降環評用水核配量,水利署須明確化六輕枯水期無水權的事實,農水署應調高農業用水調撥六輕工業用水的補償費,以促使臺塑儘速啓用麥寮海淡廠,早日將水還給農民與環境。
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暨臺灣水資源保育聯盟理事長陳椒華表示,前環保署於2018年通過六輕麥寮海水淡化廠環評,可日產淡水10萬噸,但遺憾迄今已超過6年卻遲遲未完工,六輕海淡廠工程延宕主因在於前環保署2008年通過的六輕四期第3次環差,將經濟部工業局核配給六輕每日用水量調高爲34.5萬噸,僅在供水不足時,六輕才需啓用自籌的備用水源,包含海淡廠。但六輕2022年的實際每日用水量僅20.8萬噸,遠低於環差核配量,顯示整體用水需求已下降,更代表啓用備用水源的機率大幅降低。因此,六輕必然拖延建置制水成本較高的海水淡化廠,只想用便宜的集集攔河堰的水。
淨竹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林聖崇指出,臺塑石化公司是環評承諾跳票的慣犯,早在2004年六輕四期擴建計劃環說書中即承諾3年後將每日用水量降至25.7萬噸,但2007年實際用水量仍高達約33萬噸,遭環保署依環評法對六輕廠區內十四家業者分別裁罰50萬元。此次應於去年10月底前完成興建的麥寮海水淡化廠,至今仍未啓用,而海水淡化的成本約爲取用濁水溪原水的4倍,臺塑用濁水溪原水自行處理的成本每噸約12元,海水淡化一噸成本約49元,價差高達37元,臺塑每日從中獲取10萬噸水,相當於透過拖延啓用海淡廠,繼續以低價取水,每天淨賺數百萬元的不當得利。
彰化環境保護聯盟總幹事施月英表示,若以海淡廠每日產出淡水10萬噸,且每公噸成本約30元計算,每個月就是300萬噸,水費以濁水溪每個月3600萬元計算,海淡廠每個月水費9000萬元,而六輕不用海淡廠每個月就省下5400萬元,一年就省下6.48億元,環境部卻只罰30萬元,是直接忽略六輕長期違法的違法事實,應環境部儘速向臺塑六輕追討不法利得。
臺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表示,對於臺塑以各種理由拖延麥寮海淡廠啓用,規避自籌用水的環評承諾;環境部應採取強烈手段要求臺塑公司依環評承諾切實執行,以降低枯水期調度農業用水的壓力,並以海水淡化成本與原水費用的價差計算展延期間的罰款,不讓臺塑以拖延海淡廠啓用時間降低用水成本。
▪ 報稅進入延長期最後一個月! 錯過小心面臨滯納金 ▪ 今年報稅怎麼繳纔不吃虧? 2025新制亮點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