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肚」是脂肪卡在肝臟上!醫示警: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啤酒肚是很多中年人的標配,但其實是肝臟代謝系統撐不住的警訊。(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啤酒肚」是很多中年人的標配,而多數人也認爲「年紀大了就會有肚子」、「酒喝得不算多」,但其實啤酒肚是真實的身體警告。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指出,啤酒肚其實是代謝系統處理脂肪的能力被喝壞了,讓脂肪卡在肝臟上,也就是失控的脂肪訊號,肝臟在提醒代謝系統快撐不住了。

最近一篇2025年的科學研究,來自美國Cedars-Sinai醫學中心指出,啤酒肚不是單純吃太多、動太少,而是體內一條叫AKAP12-PKA的代謝軸線,因爲喝酒而「斷線」,讓肝臟開始儲存大量脂肪,久而久之,肚子就這樣變大了。

張家銘說明,肝臟平常會幫助處理脂肪,當吃進來的熱量夠了,它會把脂肪代謝掉、不讓它堆積,但這套系統背後需要一位小幫手,叫做AKAP12(A-kinase anchoring protein 12),它的工作就是幫蛋白激酶A(PKA)這個代謝指揮官安排位置,讓它準確去啓動脂肪氧化、關掉脂肪合成的開關,AKAP12與PKA是肝臟代謝的黃金拍檔,負責讓脂肪「有進有出」。

喝酒的時候,這套系統會被酒精打亂,研究發現,酒精會抑制AKAP12的表現,PKA失去導航,脂肪合成酵素(像ACC1)就一路暴衝,導致脂肪堆積在肝臟和腹腔周圍,最終就成了看到和摸得到的啤酒肚。

另外,很多人都以爲,啤酒肚是因爲啤酒熱量高,但張家銘直言,就算喝的是紅酒或威士忌,只要有酒精,都會造成AKAP12與PKA的失調,且這種干擾不是長期酗酒纔有的問題,研究中發現,短期喝酒24小時內,AKAP12與PKA的互動就可以下降超過70%,脂肪開始堆積的速度,遠比想像中的快。

酒精還會讓體內出現一種叫microRNA的小分子(像MIR103與MIR186),這些東西會直接攻擊AKAP12的訊息傳遞,讓它「連製造都來不及」,使整個脂肪代謝系統像是停電一樣當掉。

也就是說,當脂肪代謝出現問題,身體會先把多出來的脂肪儲存在肝臟,接着是腹腔與內臟周圍,就是所謂的「內臟脂肪」。張家銘強調,這種脂肪不但難瘦,還會增加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風險,肚子凸,不只是不好看,更是不健康的徵兆。

至於該如何消除啤酒肚?張家銘表示,最關鍵的就是恢復AKAP12的功能,研究發現,當老鼠體內強化AKAP12的表現後,不只PKA的活性提升,肝臟的脂肪堆積、發炎指數、甚至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都明顯下降,第一步就是要減少酒精,多吃含抗發炎與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像是綠花椰菜、堅果、深海魚、橄欖油以及適當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