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示警屎尿5變化 肝臟在求救
醫師提醒,若肝功能變差,排尿、排便習慣也可能跟着改變,出現腹瀉、便秘、茶色尿等異狀。(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很多人以爲肝臟出問題,只會讓人感到疲倦或皮膚變黃,不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肝臟是人體的代謝工廠,若肝功能變差,排尿、排便習慣可能跟着改變,尤其是有脂肪肝、酗酒史或肥胖的人,在出現腹瀉、便秘、黑便、茶色尿與尿味變臭等情況時,更要視爲警訊,這有可能代表肝臟正在求救中。
黃軒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肝臟調控膽汁製造與血液循環,當肝細胞受損或纖維化,膽紅素積聚、腸道血流改變,就可能出現上述5種異狀,簡單來說肝好不好,有可能上廁所就知道。
肝功能變差時,處理膽紅素的能力下降,使尿液變得比平時深,甚至呈現茶色,一篇2023年發表的研究發現當肝臟功能受損,導致結合型膽紅素無法正常代謝時,可能出現尿液顏色變深,這被稱爲膽紅素尿,是肝臟或膽道疾病的早期指標之一,因爲毒素累積,尿液氣味也會變得濃烈與發臭。
有些肝功能異常者會頻繁腹瀉,這可能是因肝臟硬化導致腸道蠕動加速,使食物中的水分來不及被吸收,造成排便稀爛。一項發表於《Liver International》期刊的研究指出,3成的早期肝硬化患者有慢性腹瀉情況,但也有人有着頑固性的便秘,這是因爲當肝臟影響到膽汁與消化酶的分泌,糞便容易變硬難排。
黑便代表腸胃道內出血,尤其是肝硬化引起的食道靜脈曲張破裂,血液經過胃酸分解後,讓糞便呈現黑色或瀝青樣,而這類出血在肝硬化患者中相當普遍。
黃軒表示,別再以爲排便與排尿是無關緊要的小事,尤其是有脂肪肝、酗酒史或肥胖等危險族羣,當身體出現「腹瀉、便秘、黑便、尿色變深、尿味變臭」5種情況時,有可能是代表肝臟在求救,千萬別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