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童子賢以專業顧好臺灣核電
民衆黨昨晚在臺北榮星花園舉辦「Taiwan Restart 公投之夜」造勢活動,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席致詞。記者林伯東/攝影
我很肯定童子賢長期對臺灣核電的努力,但我不認同他前些日子介入大罷免,也期盼他眼前別涉入政治,因爲這對他並不加分,反而弱化了他對核電的堅持。蔣萬安推薦他組閣,也請暫緩,別急!
七月中旬,我在臉書上看到財經學者李桐豪誇讚童子賢,說童身在綠營而支持核電,肯定他敢說實話,不因政治傾綠而「理盲」。
民進黨政府反核的能源政策,違反世界潮流,始終存在爭議。川普日前痛批綠能是世紀騙局,美國將不再批准太陽能和風電興建,此與綠營的綠電政策背道而馳,臺灣人民不知該信川普還是信賴清德?
民進黨的反核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隱憂,核電本是科學問題,理應用科學論證來解決;民進黨以非核民粹來決定臺灣電力前途,其主張臺灣電力缺口可以由綠電替代,事實證明綠電存在日照、風力、自然災害等變數,無法做爲主要能源。然因幕後糾結龐大貪腐利益,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始終難以扭轉。
如以投資效益分析,眼前臺灣各種電力成本都偏高,且存在巨大隱憂。臺灣以砍伐山林或租用魚塘來種電,破壞了好山好水,成本約四點七元;同時各國火力發電都在減少,只有臺灣增加,去年火力發電佔比近八成,人民肺腺癌比率居世界前列。反觀核電,每度電成本約一點五元,遠比火力和風電等再生能源電力便宜。朝野爲是否撥補臺電而爭論不休,如果政府不以科學方法理性解決發電成本的根本問題,即便今年撥補了,明年呢?
反核團體以福島核災和核廢料貯存不易做爲反核理由,無視核電科技日新月異;福島核災因地震引發海嘯水淹發電機,無法抽水冷卻核反應爐,以致爐芯過熱而外泄,而新核電冷卻系統皆已改善。
核電已成科技業者共識,輝達黃仁勳投資比爾蓋茲的泰拉能源,谷歌、亞馬遜也都投資小型核電站,應是未來世界核電發展主流;而核廢料處理,各國皆有解方,政府不可固步自封,應參考先進國。
眼前世界科技大國和主要經濟體皆不反核,臺灣做爲科技大國,面對晶片和AI產業耗電巨大、政府悖離世界電力主流的廢核決策,已置臺灣經濟發展於危機,企業界憂心忡忡。童子賢身在綠營,卻敢於堅持核電是臺灣能源的解方,得到很多臺灣人民的支持。
我有感而發,於是在李桐豪的臉書上對童子賢留下高評價。豈料,隨後在媒體上看到童子賢陪同花蓮政治人物掃街,說要罷免傅崐萁。童子賢介入大罷免是對民意的誤判。
我認爲,童子賢此時應專心核電,遠離政治,其原因有二:
其一,避免備多力分,失去焦點。從他介入大罷免可知政治非其強項。如果他能以科技專業顧好臺灣核電,並協助政府建構可長久的能源政策,解除臺灣經濟發展的隱憂,臺灣人民會心存感念。
其二,是身分不宜。童子賢作爲在多國有業務的臺商,難以全然脫中、抗中;如他投身政治,身在綠營而不配合賴政府「抗中保臺」的決策,可能會被貼上親中賣臺的標籤;他對核電的堅持,也極可能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