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3學者共獲殊榮 發現宏觀量子機械穿隧、電路能量量子化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瑞典時間7日上午約11時45分(臺灣時間同日下午5時45分)不久後揭曉,由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等3名美國學者共獲殊榮。 圖/擷自@NobelPrize

諾貝爾物理學獎7日揭曉,由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等3名美國學者共獲殊榮。美聯社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在瑞典時間7日上午約11時45分(臺灣時間同日下午5時45分)不久後揭曉,由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特(Michel H. Devoret)和馬蒂尼斯(John M. Martinis)等3名學者共獲殊榮。

三人因宏觀量子機械穿隧(macroscopic quantum mechanical tunnelling)和電路中能量量子化(energy quantisation)的發現獲獎。克拉克爲英國人,現爲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德沃雷特是法國人,現爲耶魯大學和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教授,馬蒂尼斯是美國人、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教授。

去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學者霍普菲爾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者辛頓共享,肯定其基礎性的發現與發明,讓世人能利用類神經網路進行機器學習。

又到年度諾貝爾周,由醫學獎揭開從醫學到經濟學,共6個全球關注獎項的序幕。醫學獎得主已在6日公佈,8日將再公佈化學獎得主,9至10日則分別宣佈文學獎、和平獎得主,最後經濟學獎得主13日出爐。

每項諾貝爾獎獎金達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臺幣3573萬元),最多由3名得主共享。獲獎者將在12月10日接受正式頒獎,這天即諾獎創辦人、瑞典發明家諾貝爾(Alfred Nobel)1896年逝世紀念日。

今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爲美國系統生物研究所學者布朗柯、美國生物科技公司索諾馬生醫顧問藍斯德爾、日本大阪大學教授阪口志文等3名學者,表彰其對周邊免疫耐受的相關發現。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7日在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公佈。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