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早報|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印發,2月社融增加2.23萬億元

【市場數據】

截至3月14日收盤,上證綜指漲1.81%,報3419.56點;科創50指數漲1.72%,報1088.11點;深證成指漲2.26%,報10978.3點;創業板指漲2.8%,報2226.72點。滬深兩市成交總額1791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16067億元增加1851億元。其中,滬市成交7500億元,比上一交易日6362億元增加1138億元,深市成交10418億元。

截至3月14日美股收盤,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漲1.65%;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漲2.1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2.61%。

【財經要聞】

1、3月16日,據新華社,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方案》共計八方面,三十條,從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等七大行動以及完善支持政策方面作出具體部署。方案提出,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並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職)業年金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爲。進一步豐富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債券相關產品品種。

2、《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營造放心消費環境。實施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進一步完善質量標準、信用約束、綜合治理、消費維權等制度。健全消費品和服務消費標準體系,加強消費領域信用體系建設,健全消費爭議多元化解機制,推行更高效的消費維權方式。規範網絡銷售、直播帶貨領域“全網最低價”等不合理經營行爲,倡導實價優質,依法嚴厲打擊售賣假冒僞劣產品行爲,加強缺陷產品召回監管。深化電視層層收費和操作複雜治理。

3、《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支持新型消費加快發展。深入實施數字消費提升行動,大力培育品質電商。開展“人工智能+”行動,促進“人工智能+消費”,加速推動自動駕駛、智能穿戴、超高清視頻、腦機接口、機器人、增材製造等新技術新產品開發與應用推廣,開闢高成長性消費新賽道。開展健康消費專項行動。加快完善低空經濟監管體系,有序發展低空旅遊、航空運動、消費級無人機等低空消費。不斷豐富郵輪航線和旅遊產品,推進遊艇登記註冊和報備便利化。

4、《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更好滿足住房消費需求。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允許專項債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實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稅收政策。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擴大住房公積金使用範圍,支持繳存人在提取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的同時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推進靈活就業人員繳存試點工作。

5、3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14萬億元。前兩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爲9.2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32萬億元。具體到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1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加2.23萬億元。

6、據央視新聞,3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將堅持以問題爲導向,充分發揮監督抽查“利劍”作用,部署《2025年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計劃》。該計劃明確,對存在質量安全風險隱患、輿情反映強烈,特別是涉及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的燃氣用具、電動自行車等重點產品,市場監管總局將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全面加大包括直播帶貨在內的網售產品抽查力度。對抽查發現的問題,依法嚴肅查處,形成監管閉環,守住產品質量安全底線。

7、3月15日,據證券時報,在資本市場,打擊股市虛假“小作文”、嚴肅查處非法薦股等違法違規行爲,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資本市場秩序和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記者瞭解到,證監會已把整治股市虛假信息作爲規範資本市場信息傳播秩序和改善市場生態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遠近結合,堅持打早、打疼、打重點,綜合施策、多措並舉,下大力氣進行整治。近段時間,公安機關先後查處編造傳播“機構舉報遊資”“摩根大通研報”等謠言的責任人。

8、3月14日,據上交所網站,上交所發佈關於開展債務重組類債券置換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提到,發行人開展債務重組類債券置換業務,應當向標的債券全體持有人發出置換要約邀請,並在要約申報起始日前披露置換方案、置換協議。置換方案、置換協議一經披露,原則上不得變更。

9、3月14日,據“網信中國”微信公號,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本辦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互聯網應用程序分發平臺在應用程序上架或者上線審覈時,應當要求互聯網應用程序服務提供者說明是否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服務。互聯網應用程序服務提供者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合成服務的,互聯網應用程序分發平臺應當覈驗其生成合成內容標識相關材料。

10、據央視新聞,3月14日,中國證監會制定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1號——上市公司破產重整相關事項》(簡稱《指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指引》明確證監會對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中涉及證券市場相關事項進行監督管理;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破產重整中的信息披露進行自律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對是否存在退市風險、資金佔用違規擔保、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重大缺陷進行自查並披露。《指引》進一步明確重整計劃中的權益調整要求,規定資本公積轉增比例不得超過每十股轉增十五股;重整投資人入股價格不得低於市場參考價的五折,市場參考價按重整投資協議簽訂日前二十、六十或一百二十個交易日均價之一確定;要求重整投資人按是否取得控制權分別鎖定三十六個月、十二個月。同時,《指引》明確不得在重整計劃實施的重大不確定性消除前,提前確認債務重組收益。

11、3月14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印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發展消費金融,助力提振消費。有關司局負責人就相關通知內容回答了記者提問。金融監管總局從豐富金融產品、便利金融服務、營造良好消費環境出發,提出優化消費金融政策的具體舉措。一是兼顧供需,統籌加大對居民消費需求與消費供給主體的金融支持。二是適度優惠,針對長期、大額消費需求,從消費貸款額度、期限等方面給予支持。三是合理紓困,針對信用良好、暫時遇到困難的借款人,鼓勵與銀行商定貸款償還方式,有序開展續貸服務。四是專項行動,要求金融機構開展專項行動,發揮政策協同作用,積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消費貸款財政貼息等工作。

12、3月15日,“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通信行業電話營銷花樣百出,誘導升級、隱性扣費等現象依然存在。對此,3月16日,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發文稱,對新華社有關通信電話營銷的報道高度重視,已開展全面自查。

13、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第35屆“3·15”晚會聚焦“共鑄誠信、提振消費”主題,關注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金融安全、數字經濟等領域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違法行爲。今年3·15晚會主要曝光了以下問題:1.知名母嬰品牌殘次料竟被翻新售賣;2.一次性內褲徒手製作不滅菌;3.啄木鳥家庭維修只開個水龍頭收費100元;4.一斤蝦仁七兩冰;5.電子籤放款人竟不是活人;6.信息黑洞瘋狂竊取個人隱私;7.AI外呼機器人成騷擾電話幫兇;8.手機抽獎公司號稱一天流水20億元;9.五金市場公然售賣非標電線電纜。

14、3月16日晚間,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泰君安”,601211.SH,02611.HK)發佈系列公告,宣佈擬變更公司名稱爲國泰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並同步披露了合併後公司董事候選人以及吸收合併交割後客戶及業務遷移合併安排等重大事項。其中,針對吸收合併交割後的客戶服務,有三方面安排:一是海通證券客戶將轉爲合併後公司客戶,由合併後公司提供相關服務。海通證券客戶遷移併入合併後公司後,客戶權益、委託方式、資金轉賬等均保持不變。二是子公司業務與服務均正常開展。三是海通證券客服熱線將變更調整。

【新股申購】

根據發行安排,本週共有2只新股申購。

週一;浙江華業(301616.SZ)

週二:開發科技(920029.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