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增收第一位,服務消費任務最多

繼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放在2025年政府工作的首位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下稱“方案”)也於3月16日公佈。

整個方案共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包括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大宗消費更新升級行動、消費品質提升行動、消費環境改善提升行動、限制措施清理優化行動、完善支持政策。其中“城鄉居民增收促進行動”被放在首位,“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包含的重點任務最多。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多措並舉穩住股市

在增收方面,方案明確提出促進工資性收入合理增長,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多措並舉促進農民增收,紮實解決拖欠賬款問題。

具體包括,結合形勢變化加大就業支持力度,促進重點羣體就業。健全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科學合理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多措並舉穩住股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加快打通商業保險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堵點,強化央企國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依法嚴厲打擊資本市場財務造假和上市公司股東違規減持等行爲。加快推進落實償還拖欠企業賬款工作,壓實地方政府屬地責任,對拖欠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賬款“應付快付、應付盡付”,加強審計監督,強化失信約束,健全清欠長效機制等。

爲了讓消費者“敢消費”,方案還在增收行動後,提出了“消費能力保障支持行動”,在生育養育、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強化了保障和支撐。其中包括,研究建立育兒補貼制度。推動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設置緊密對接創新鏈、產業鏈,提高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適配程度。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加強完全失能老年人照護服務支持等。

發展冰雪和入境消費

面對當前消費重心從商品消費向服務消費加速轉變的趨勢,消費政策也在越來越強調對於服務消費的引導。此次出臺的方案,專列“服務消費提質惠民行動”,並給予了最多的篇幅,提出6條重點任務。

服務消費的相關行動分別包括,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擴大文體旅遊消費,推動冰雪消費,發展入境消費,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

豐富和優化供給,是促進消費的重要前提。在“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上,方案提出,要推進全社會適老化改造,支持地方試點探索、整體推進多層建築加裝電梯和發展老年助餐服務。積極發展抗衰老、銀髮旅遊等產業,釋放銀髮消費市場潛力。鼓勵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用人單位辦託和托幼一體服務。爲了促進生活服務消費,方案明確加強服務供給能力建設,支持服務消費場景創新、業態融合、產業集聚。加大家政服務培訓力度,鼓勵更多高等學校、職業學校開設家政相關專業等。

在擴大文體旅遊消費領域的同時,方案還提出,將啓動實施冰雪旅遊提升計劃,組織開展冰雪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建設一批冰雪主題高品質旅遊景區、度假區,支持冰雪資源富集地區建設全球知名冰雪旅遊高質量目的地。鼓勵各地因時因地豐富冰雪場地和消費產品供給。

從去年底掀起的入境遊熱潮,今年還將進一步在政策上發力。方案提出,有序擴大單方面免籤國家範圍,優化完善區域性入境免籤政策。推出更多優質入境旅遊線路和服務,提高境外旅客在華旅遊便利化水平,培育面向國際的醫療、會展等市場。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支持在具備條件的城市口岸開設免稅店。支持更多優質商戶成爲離境退稅商店,推廣購物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服務措施。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26國簽署全面互免簽證協定,對38國單方面免籤,並允許54國人員享受240小時過境免籤。過境免籤外國人可通過60個口岸入出境,10天的免籤停留時間也爲深度消費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入境遊客13190萬人次,增長60.8%;入境遊客總花費942億美元,增長77.8%。通過免簽入境外國人2012萬人次,增長112.3%。

露營、民宿等納入鼓勵外資產業目錄

爲了穩步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方案在擴大電信、醫療、教育等領域開放試點基礎上,還將聚焦居民消費升級需求,推動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優質生活性服務進口,並推動將露營、民宿、物業服務、“互聯網+醫療”等服務消費條目納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

方案還提出強化消費品牌引領,包括聚焦商貿、物流、文旅等服務領域,分類制定提升服務品質政策,打造更多中國服務品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產品設計,支持開發原創知識產權(IP)品牌,促進動漫、遊戲、電競及其周邊衍生品等消費,開拓國貨“潮品”國內外增量市場。因地制宜推進首發經濟,鼓勵國內外優質商品和服務品牌開設首店、舉辦首發首秀首展。

將服務消費作爲重點的同時,消費品以舊換新也將在今年繼續推進。方案稱,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地方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推動汽車、家電、家裝等大宗耐用消費品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支持換購合格安全的電動自行車,實施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3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另外,還將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適時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等。